第六百二十一章:银票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一章:银票 (2 / 3)
        “陛下,如果数额大了,便自然会用金银或者银票。”苏开荣赶紧道。

        “银票!”秦风点了点头,伸手,“苏尚书,你拿些银票来。”

        虽然不知道秦风到底要干什么,但苏开荣还是起身,从身后个抽屉里拿出叠银票,递给了秦风。

        将银票摊开,张张地放在大案之上。最小的是百两面额的,最大的有万两面额的。

        “苏尚书,你可当真有钱,随随便便就能掏出数万两银子来。”看着大案之上的银票,霍光开玩笑地道。

        苏开荣紧张地看了些秦风,见皇帝陛下毫无反应,干笑几声,却不搭理霍光。

        “今天我与霍尚书两个去来碗面馆吃了几碗面。”秦风道:“身上没有铜钱,霍尚书便拿出了张百两银子的银票,你这里,最小的也是百两的,银票最低面额的便是百两吗?”

        “是的,陛下。”苏开荣道。

        “为什么都是这种大面额的呢?”秦风有些奇怪地问道。“行这些银票的钱庄,为什么不行小面额的银票呢?”

        “陛下。”苏开荣拿起张银票,道:“每家钱庄的银票,都是不样的,为了防止有人造假,这些银票在印制的时候,可以说是处处玄机啊,陛下请看,这是我们大明现在最大的昌隆钱庄的银票,里面除了有昌隆两个字的水印之外,还有些暗语,比方说这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十二个字,便是代表着年的十二个月,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这三十个了,代表着每月的三十天等等,而其中这些字的勾撇纳,都有着些外人所不能道的隐讳,所以不明所以的外人,想要仿制银票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银票制起来也颇费功夫,主要是为了大笔银钱的往来而制的。如果行小额的,对于钱庄来说,那就是亏本买卖了。而且也没有必要。”

        拿着张银票,秦风翻来覆去地看了半晌,终是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不能不说,人生处处皆文章啊。

        拈着张银票,秦风若有所思地道:“就这样张轻飘飘的印刷品,但其代表的却是上万现金银子的价值,苏开荣,这万两银子现在就应当在昌隆钱庄的钱库里吧?”

        苏开荣有些跟不上秦风的思路,心道莫非是咱们这位陛下现在又在为钱的事情着急上火,不会把主意打到昌隆钱庄上吧?

        “应当是这样的。”

        “那你说,像昌隆这样规模的钱庄的钱库,岂不是比我们的国库还要有钱?”秦风笑吟吟地道。

        “陛下说笑了,昌隆钱庄只不过是无数钱庄中的个,只不过他的规模在我大明算是最大的,但比起齐国,楚国的那些钱庄,就不值提了,而且,他们也不会把钱都堆在钱库里霉,肯定还是要放出去赚息的。”苏开荣道。“以前我们户部也经常找他们调头寸,利息便是按天计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