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天蛇换骨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五十一章 天蛇换骨 (2 / 4)
        “我们修起这条便道,主要是为了方便沿线各处施工工地的人员、物资输送,而现在我们乘坐的小火车,就是往返沿线各工地的工程小火车,这条便道虽然已经通车,但并不对外开放。”

        “所以,即便襄阳和安康之间通了火车,但这只是方便施工的便捷铁路,自然就不作数了。”

        他慢条斯理的说着,记者们埋头记录。

        官员们不喜欢问东问西的记者,但如今报纸越来越普及,朝廷又要求各地官府运用好报纸这种舆论工具,所以要设“官方发言人”,时不时发布“官方消息”,借助记者和报纸传播出去。

        现在,铁路建设引起广泛关注,所以铁路施工方也得设“官方发言人”,定期邀请记者们到建设工地参观,报道工程进度。

        朝廷财力有限,修不了那么多铁路,全靠发行国债,并以“官督商办”的形式成立铁路公司,筹集资金来修铁路,那么,有必要让投资者了解到工程概况。

        报社记者对各条铁路的“跟踪报道”,能让投资者们了解到工程进度,所以这样的报道方式广受好评。

        既能增加报纸发行量、让报社收入增加,又能让投资者们放心,也能让普通百姓看个热闹,还能展示官府及铁路施工方的“坦荡之心”。

        所以,几条正在修建的铁路,施工方和主管官署都会定期组织报社记者来参观,报导工程进度。

        等牛说完,大家举手,开始提问。

        一个记者得牛许可,开口问道:“请问,这条便捷铁路建起来也不容易吧?在下注意到,沿线铁路桥全都是铁架式高桥,这样的桥梁,耗铁量怕不少,那么,付出如此成本,值得么?”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不过牛不想说得太复杂、“太专业”,免得记者们听不懂,所以尽可能用简洁的语句来回答。

        襄梁线全长千余里,大部分路段都在崇山峻岭之间穿梭,沿途要克服许多复杂的地质构造,所以需要架设大量铁路桥,还得打许多隧道。

        按照铁路的施工经验,一条铁路要修得快,最好从两头同时开始修,问题是梁州地区铁产量不足,中途的金州安康等地亦是如此,所以,襄梁线的施工,基本上都是襄州这一边“单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