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历史的车轮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历史的车轮 (4 / 5)
        所以将宰相一分为几,变成如今的三高官官,就是削弱相权的必然结果。

        但即便如此,尚书省作为行政机构,对于官僚集团的影响依旧很大,所以,正二品的尚书令在三高官官之中,品秩最高,依旧处于强势地位。

        政事堂诸公,可以称为诸相,而削弱后的尚书令,依旧位列诸相之首,是为首相。

        尚书令这一职务,从权力斗争角度来说,依旧有能力对皇权造成威胁,当文武官员习惯于听令于尚书令(职务,不是具体的尚书令人选),一旦情况不对,时任尚书令的人,就有可能搞出大事。

        如果皇帝的手腕不错,可以有效掣肘尚书令,不用担心什么。

        然而万一新君无能,或者少不经事,那么尚书令就有可能“失控”。

        轻则行伊霍之事,重则谋朝篡位。

        现在,让尚书令一职空缺,将正二品的“尚书令”一分为二,变成从二品的尚书左右仆射(以左仆射为主),在品秩上不会超出中书、门下高官官,可以有效减轻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当然,这样的决定要如何实施,和宇文理无关,他今年要将改制一事处理清楚,明年,就到扬州上任去了。

        而宇文温要将尚书令一职留空,也就是设而不任,当然不是一时兴起这算是遵循历史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是秦汉以来各朝各代中央权力之争的一个焦点,整体的发展趋势,就是皇权不断集中,相权不断被分割。

        两汉时期,宰相由一人(职)变成三人(职),也就是三公,皇帝又设内外朝(汉武帝时起),以心腹近臣(录尚书事、尚书令、尚书仆射等)组成办事机构控制相权。

        然而这种心腹办事机构日渐坐大后,又形成一个实际的行政中心,甚至取代了相权,到了魏晋年间,渐渐将三公(一般是太尉、司徒、司空)挤到一边,又对皇权构成威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