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五章 利涉大川(续) (2 / 4)
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为了黄河漕运的通畅,无不在这河段动脑筋,然而无论是开凿两岸峭壁拓宽河道、试图挖倒砥柱山、或者在两岸峭壁开凿栈道以便纤夫拉船过险,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却都收效甚微。
到了十余年前,朝廷在三门峡砥柱之险上下游地区设码头,实行水陆转运,让东来西往的货物走陆路绕过三门峡砥柱之险,极大增强了黄河漕运的运输能力。
待得猛炸药出现,下游十九个险滩的暗礁也陆续被拔除,使得漕船可以自洛州从容上水,平安抵达砥柱下游转运码头,极大缓解了漕运的瓶颈状况。
但水陆转运始终多了几个环节,增加了转运成本,随着火轮船的出现,许多人寄希望于这种以机器之力航行的船只,希望火轮船能够克服三门峡砥柱之险。
然而明轮推进的火轮船其“力量”不足,逆流航速依旧不够,无法确保在三门、砥柱之险中安全航行。
所以,当大家都认为三门砥柱之险无法克服之际,新的挑战者出现了。
水流声中,刺耳的汽笛声吸引了人们的主意,身处山上的“观众”,纷纷拿起千里镜看向砥柱下游河道。
只见一柱黑烟之中,有一艘火轮船正逆流而上,迎着滚滚河水,向上游砥柱山前进。
这艘火轮船有些奇怪,其船舷两侧、尾部都没有划水明轮,也没有风帆和桨,却能在河中快速前进。
手持千里镜的官员,可以看见这船船头一侧舷壁,写着大大的“利川”二字。
。。。。。。
机器的轰鸣声中,螺旋桨推进实验蒸汽船利川号逆流而上,破开迎面打来波浪,向着前方砥柱山而去,驾驶室里,老艄公梁挺看着前方的中流砥柱,只觉难以置信。
若是以往,行船到这里,必须靠纤夫在岸边拉纤,船只才能突破激流往上游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