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三科联考 (1 / 3)
夜,印刷场内灯火通明,考试shijuàn的印刷进行到校对环节,经过初次排版、试印的shijuàn,需要经过仔细校对,看看有无错漏之处,待得确定无误之后,才会定版。
校对工作,主要由考官负责,其他人从旁协助,御史骨仪作为监督者,守在印刷场内,要等shijuàn正式印刷完成后封存,他的职责才算告一段落。
考试在即,考场的准备情况,由观察使杨济负责监督,所以杨济不能入印刷场内巡视,而骨仪既然在印刷场监督,就不能外出。
这是为了实现“内外隔绝”,免得监督者监守自盗、泄露试题。
骨仪看着厂房内忙碌的人影,掏出怀表看了看,见着时间充裕,心中稍定,随后就着灯光看起《考试大纲来。
朝廷定科举,开科取士,以考试选拔人才,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古来未有,骨仪觉得比起九品中正制要好得多。
又因为科举考试资格不需要官员推荐,考试shijuàn实行糊名制,隐去考生姓名、籍贯,所以尽可能做到了公平、公正。
关于考试资格是否需要推荐、shijuàn糊名有无必要的问题,有过激烈的争论,反对者称这种做法很容易选出成绩好但道德败坏或者容貌丑陋的考生,所以强烈要求参加考试必须有推荐、shijuàn不该糊名。
但若不取消资格举荐、shijuàn糊名,实际操作起来,这样的考试选拔哪里能确保公平、公正?
要得官员推荐以获考试资格,可想而知会是什么人获此殊荣;若不糊名,那么考试过关的人当中,又能有多少寒门学子?
所以,考生参加考试不需要推荐,shijuàn必须糊名,以确保公平和公正,并体现朝廷不分贵贱、选拔天下人才的决心。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
朝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最后上榜者授予官职,这样的官,牧守地方时要在任上劝农桑、兴教化,若是只会的呆子,要来有何用?
所以,科举设三个科目,不是选拔“单科人才”,而是要选“全科人才”。
三个科目,是为明经、史传、明算。
明经科,考的是考生对儒学经典的知识掌握程度,考点和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四五经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