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蕞尔小邦(续) (2 / 3)
这都是前几年入中原的百济使者所,有司记录在案,所以后人可以查到,但周国从没想过主动打听百济的国内情况如何,因为没必要。
对于许多人来,百济不过是汉四郡故地上的蕞尔邦,其国内所谓君臣,不过茹毛饮血的土人,哪里值得天朝上国关注?
但现在不同了,市舶司要和这些蕞尔邦做买卖,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打仗是这个道理,做买卖同样是这个道理。
市舶司以耽罗为据点,开始收集百济、新罗、倭国的情报,现在,王通过资料,就对百济国内的情况有了大概了解。
百济王族姓“扶余”,国内还有八大氏族:沙氏、燕氏、氏、解氏、真氏、国氏、木氏、氏,其主要城池,除了国都居拔(或者固麻)城,除此之外还有五方(五个别都)。
位于中部(中方)的叫古沙城,东面(东方)的叫得安城,南面(南方)的叫久知下城,西面(西方)的叫刀先城,北面(北方)的叫熊津城。
五方各有方领一人,似乎称为达率,有方佐为副官。
方有十郡,郡有将三到四人,似乎称为德率,郡将的直属兵力在千人左右。
国都内居民分为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后部,每部首领统兵数百人。
因为条件所限,市舶司收集来的百济情报目前仅限于此,但能有如此结果已经殊为不易,王对此很满意,因为如今市舶司是要和对方做买卖而不是用兵,所以来日方长。
然而在豳王的规划中,市舶司不是单纯的一个管理、经营海贸的机构,王知道,日后的市舶司,还承担着更多的重任,那就是在海东(东海)展开外交和征伐。
本来,这是朝廷的事情,不该由市舶司管,但问题在于,“思维正常”的京城官员们,没有谁会愿意常驻东海之上的耽罗岛,当什么“租界领事”,和蕞尔邦的使者谈笑风生。
如果有得选,绝大部分官员都不想远离中枢、远离京城,如果外放当官,也会希望去上州等膏腴之地就任,绝不会有人主动要求去穷乡僻壤当父母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