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期待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期待 (2 / 3)
        或者提高士兵们的待遇,给士兵们多备几件铁制武器、铠甲。

        自己的百姓不体恤,士兵不爱护,花钱买虚无缥缈的面子,别人拿了好处面上笑眯眯,心里还不是嗤笑你是只肥羊?

        宇文温对朝贡贸易不以为然,他要把耽罗国树为典范,可以说是花钱买面子,但不代表亏了里子。

        耽罗国从现在开始,就是周国的蜀国,防务由周国包了,外交则接受周国的“指导”,文化必须和中原“接轨”,经济命脉也要被周国把持,是真正的附庸。

        当然,还有更省事的办法,就是直接将耽罗纳入周国管辖,这样省去许多麻烦,但综合考虑下来,得不偿失,所以宇文温才退而求其次。

        周国若并吞耽罗,会直接导致百济以及倭国惊慌失措,这两个国家势必担心周国接下来要对他们动手,那么即将开始的东海贸易体系,还没真正建立起来就夭折了。

        这不是宇文温想要的结果,他作为市舶使,需要政绩,而市舶司在东海海域顺利开展市舶贸易,为朝廷带来不菲的收益,这才是他作为市舶使最大的政绩。

        有了政绩,才能聚集更多的声望,对于下步布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市舶贸易,比起朝贡贸易,更能推动沿海地区的发展,只有兴旺的贸易需求才会有大量的货物转运,才能支撑起庞大的贸易船队,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航海中去。

        耽罗国作为典范,也会是东海贸易的个重要中转站,市舶司有了这个可靠的中转站,可以更方便的开展与百济、新罗、倭国的贸易。

        而驻扎在岛上的军队,以及停泊在港区的战船,可以有效威慑百济、新罗、倭国沿海海寇,免得对方把市舶司的船队当做肥羊,时不时咬上口。

        宇文温觉得,如果在耽罗岛的布局顺利开展,那么接下来的局面就打开了,市舶司的贸易前景会不错,但想要把海贸规模做大,却很难。

        如今的东海各国,实力有限,虽然中原的丝绸、瓷器在百济、新罗、倭国不愁销路,但对方能支付的硬通货实在有限,有用的特产也不多。

        双边贸易要长期维持下去,并且有较大发展,前提是贸易双方都能拿得出对方所需的大宗货物,如今这种类似于单边市场的贸易,真的很难有更大发展。

        中原需要金、银、铜,但东海各国,金、银、铜的产量低,若海贸靠硫磺、昆布贸易支撑的话,无法将规模做大,至于皮货、人参贸易,总是杯水车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