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 人间净土 (2 / 3)
陈国还没拿下,周国又爆发内战,无休止的战争,让青齐百姓对现世愈发绝望,所以对于弥勒下生创造人间净土的念头,愈发渴求起来。
佛经弥勒要过五十六亿年才会下生,百姓等不了那么久,迫切希望弥勒提前下生,所以大造佛像许愿,希望佛祖能够体恤人间疾苦,而这就是青齐之地流行弥勒下生信仰的主要原因。
青齐之地的邑义,数量众多,有的邑义人数不过数十,有的邑义人数有数百,而大一些的都邑义,人数逾千都很常见。
至于更大的大都邑义,成员人数有多少,没人知道,大概连官府也不知道。
邑义的成员,既有寻常百姓,也有普通官吏,大家都对现世绝望,加入邑义来寻求一丝安慰,所以青州总管府虽然对于数量越来越多的邑义开始进行限制,但实际上收效甚微。
佛教信仰在周国是主流,不但州郡官员大多信佛,就连邺城、长安的权贵也大多信佛,当年周武帝灭佛,引起了许多权贵的不满,待其去世没多久,佛教再度在周国兴盛起来,如今的青州官员,又如何能控制各地邑义的发展?
百姓结社,历来是朝廷大忌,数百年来,不是没有人借着邑义聚集无知百姓,行那大逆不道之事,但对于官府来,这么多邑义总不能全都禁了,到时候**闹出民变,自己也得倒霉。
而连年征战,让青齐百姓戾气越来越重,有了邑义这种组织,能引导百姓向善、化解戾气,对于地方官来,也算是安抚百姓的助力,所以只要各地邑义的行为没有不妥之处,官员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这个正在州治东阳城外进行讲经的都邑义,正是得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佛社,这个都邑义设义库,号召邑义成员相互帮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加入。
此时此刻,聆听邑师讲经的信徒,挤满了邑师面前的空地,而见着都邑主到来,信徒们纷纷起身行礼。
都邑主是好人,这是大家的共识,所以纷纷致以最诚挚的问候,都邑主不停还礼,好不容易等到场面平静下来,他坐在邑师旁边,示意继续。
在邑义之中,邑师负责弘扬佛法,为信徒讲经,而以平民百姓为主的邑义里,百姓们基本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基本上听不懂佛经里的内容,故而需要邑师以通俗易懂的语句,将佛经内容解释给他们听。
邑师讲经的水平高低,决定了这个邑义对信徒的吸引力,而在高密村举办的这场讲经,邑师讲经的水平毋庸置疑,信徒和村民都听得入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