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鹅鹅鹅(续)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鹅鹅鹅(续) (2 / 4)
        眼见着吃得差不多,两人言归正传,刘起此次来黄州,是奔着经学大家刘焯刘士元来的,也就是来黄州求学,而随行的那几位家仆,则是经办另一件事情。

        正如方才刘静所,黄州养殖场多,所以鸡鸭鹅也很多,随之而来的是一种东西也多了起来:羽绒。

        把鸡鸭鹅的羽绒收集起来,洗干净晒干之后,填进衣物或者被褥里,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这种做法如今已流行开,导致平日不名一的羽绒身价倍增。

        用羽绒来御寒的做法,据在岭表一带并不罕见,但大规模用羽绒缝制御寒衣物,这种做法为山南首创,前年爆发的周隋大战,山南周军就是用羽绒衣作为寒衣,从此广为人知。

        这年头富贵人家的御寒衣物,是以丝绵作为填充物,寻常人家根本消费不起,更别家境贫寒的百姓,而自从羽绒广泛用于御寒之后,对于百姓来可是一大福音。

        鸡鸭鹅的羽绒很容易就能取到,不过每只家禽身上的羽绒,也就能取到几两,想要凑够足以御寒的羽绒,就需要好几只家禽,而要是用来填充一张被褥,其消耗量更是惊人。

        所以价格便宜量又足的黄州羽绒,成了许多人的首选,这里所的黄州,其实包含了黄州总管府下辖各州,这些州郡都已经有规模不等的养殖场,所以羽绒的价格十分低廉。

        其中又以黄州的羽绒产量最多,价格便宜的羽绒,让寻常人家都能置办暖和的过冬衣物和被褥,所以羽绒的买卖愈发火爆,是黄州除了布匹、籍、茶叶、白瓷之外又一热销商品。

        羽绒源于鸡鸭鹅,分为鸡绒、鸭绒、鹅绒三种,这三种羽绒的保暖效果有差别,而气味也有差别。

        鸡和鸭因为荤素杂食,所以羽绒总有些腥骚味,鹅吃的是水草等素食,所以鹅绒没有味道,是最好的羽绒,保暖效果最好但价格也更高。

        一斤鹅绒的价格,至少是一斤鸭绒价格的两到三倍,而鸭绒的价格,又比鸡绒高些,所以三种羽绒有三种档次的价格,丰俭由人。

        能接受羽绒制品的富贵人家,自然是选用鹅绒;家境尚可的人家,可以选用经过暴晒等除臭措施的鸭绒;而稍有气味的鸭绒、鸡绒,则是家境拮据人家的首选。

        即便衣物、被褥有淡淡的腥骚味,连带着人身上也会沾上这种气味,但寻常百姓哪里会在乎,只要能有效御寒保暖就好,没那么多讲究。

        更何况鸡绒的价格极其低廉,只要在黄州或邻近州郡任何一个工坊做事,工钱省吃俭用攒上一两个月,就能买到足够一家人用的鸡绒,让裁缝缝制衣物和被褥后安然过冬,又有谁会消费不起呢?

        所以无论是鸡绒、鸭绒、鹅绒,其需求量都在日益增长,当然也有人自己饲养家禽取羽绒,尤其以那些家大业大的世家大族为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