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6章 杏仙 (2 / 6)
明钦见观澄这般通情达理,也安心了不少。毕竟他和萧菖兰初来乍到,还没有合法的身份,如若观澄坚持让他们先去飞升堂登记,也无可厚非。
周家人能移居蜃楼城,皆是平日皈依西方教,崇信佛法的缘故。进入飞升堂后,还要经过僧人考核,如若发现信教不笃,便会被遣送回去。
蜃楼城皆是西方教的善男信女,一心向善,如若有心性险恶的人混迹其间,将是非常危险的事。
中夏素来严厉夷夏之防,‘入中夏,则中夏视之。入夷狄,则夷狄视之’。大抵文明越高,必根基于善心善念,而君子可欺之以方,如果忽然跑进来几只狼虫虎豹、奸狡之徒,伤人必多。
汉人每能立功绝域,泰西每以少数兵力控制土著,道德极高之人和未开化之人愚鲁相似,都是不擅长应对恶劣环境的。
有些人笃信宗教,常存善良,生活中不免上当受欺。秦汉一统之后,儒生高谈阔论,每将仁义道德施之于蛮夷,这都是极其愚蠢的做法。
孔子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一个人持何种观念亦视其根性,所谓‘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不管是道德教育,还是宗教感化,成效都是有限的。
所以文化不同,风俗不同,只要相安无事便罢,不必强求定于一尊。佛门常说,‘以身饲虎’,在一般人看来,岂不是极其无谓的白白牺牲。就算以身饲虎,难道真能感化虎狼吗?
虎狼之性乃是天定,非教育、感化所能转移,也不必白费心思。
一个人是要常存仁心善念,刻苦自砺,但是仁心善念施与何人,要视对象而定。要知道佛门既有菩萨心肠,也有金刚怒目,既能广施博济,也能降龙伏虎。
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纵容罪恶,并不能修来善果,只会祸害更多的善人。
蜃楼城能成为天界有名的清净乐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接引之人别择极严,绝非藏污纳垢之所。
观澄是金光丈人四位高足之一,年纪甚轻,长身玉立,温文尔雅,学识十分渊博。
蜃楼城方圆数百里,好似一座岛屿。城中最高的地方叫作白云岭,岭上有白云寺,便是金光丈人的道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