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74章 制欲 (2 / 5)
只有是非观念是人类独有的,神族虽是古初的种类,善恶是非也并不是那么清楚。‘道法自然’,不免视弱肉强食为恒常,哪里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天庭真正承担起赏善罚恶的职责,还是在万族大战,帝俊退位之后,天庭吸收了许多人类,‘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是用人道反制天道,已是人道昌明,人类成为万物灵长之后的事了。
帝俊身为天帝,派遣十大金乌皇子烧焦禾稼,赤地千里,分明要致人类于死地。要说这时的神庭有善恶是非,岂能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神族狂妄自大,向来是予取予求,视万类如草芥。大羿射杀九大金乌,翦除帝俊的羽翼。帝尧分封诸神,统御三界,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从此也确立了人族万类雄长的地位。
除了天皇帝俊,东王公和太上老君都比较平和,和人族渊源很深,万族大战之后,神族、人族、龙族、妖族都元气大伤,形成相对和平的局面。
儒家讲仁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同类相食,视作人间惨剧。佛说众生平等,所以禁绝荤腥,‘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都是将恻隐之心推而广之。
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俑是陪葬的土偶,然而因为像人孔子认为这是不仁道的行为。当然用俑陪葬可能是为了代替活人殉葬,应该算人道的进步,只是还不甚彻底。
人参、首乌,像人而人吃之,人参果,和婴儿极为相似,唐僧辨认不出自不是老眼昏花,而是面貌太过相像。这还是地里长的,树上结的,草木和鸟兽吐哺阴阳两气,构成宇宙间的生灭循环。鸟兽以草木为食,鸟兽之间又有大欺小、强凌弱,一日寿元耗尽,无非是被蝼蚁所食,成为草木生长的养分。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但老子说的‘人道’实际只是弱肉强食的现象,是周天五虫所共有的,并非人道宝贵的地方。
人道中最可贵的是善恶是非观念,这是妖族、龙族望尘莫及,神族也要低首下心的地方。
人类浸淫于礼俗教化,一般是不会同类相食的。但是势利观念,利害关系未能扫除净尽,就难免沦于鸟兽的危险。
封神大战以后,截教分崩离析,四灵妖族和人类杂处,多有不同程度的人化。虽然有什么七大妖圣,不过是占山为王的性质,成不了什么气候。混迹于都市之中的大多谨小慎微,无能为害。但人类始终对妖族非常敌视,典型的就是法海捉拿白娘子一事,传奇小说,流传极广。
法海所本的就不是善恶是非,而是亲疏利害。白娘子行医救人,没有丝毫劣迹,如果以是非善恶来看,根本没有抓捕的必要。
人类的观念是非、利害、亲缘、势利兼而有之,情感和理智相互作用,所以很多时候出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现象。归根到底,是评判的标准不一样。
不过是非善恶有时候也不易论定,所以太史公说,‘言六艺者,折衷于孔子’。中夏二千多年来,固然是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真正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