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2章 葵藿仙经 (3 / 4)
魁君修炼之后性情大变。做出种种残忍刻毒的事,号称‘不败’。
此后仙经大白于天下,世人道听途说,耳食传闻,都能略道一二。据说修炼仙经要自行去势,断绝****。最终变得不男不女,举止妖异,被目为无上邪术,人所不耻。
其实二三枭桀修炼的宝典已非《葵藿仙经》的真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完全不足奇怪。道家说太上忘情,佛教劝人往生净土,首先也要泯灭男女的特征。
是以七情六欲实是俗世男女的一种标志,亦是往生大道的一重魔障。世间男女,不论智、勇、贤、愚。往往沉溺其中,和草木同朽,难以窥见长生大道。
仙经去势之说,并非全无道理。不过仙经的去势并非不男不女,而是非男非女。不男不女是阉宦人*妖,非男非女则是神佛。
这也可见修行之道实在于明智见道,以去势作为断绝****之法,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种陋见。去势的盛行在于君主防止侍宦与宫嫔有苟且之事。充其量只是自欺欺人的手段。宫宦男女之间流行的对食之风可见此法没有根本效用。
佛道的断绝****之法则为出家,非以残害肉身为手段。而采取一种隔离的办法。老聃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七情六欲从人本性中流出,理学家昌然存天理、灭人欲,将天理、人欲根本对立,造成一个残酷冷毒的世界。亦是见道有不尽合理的地方。
神佛圣贤和凡人的区别主要在智能,佛家视肉身为皮相。儒家说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全不在肉身上下功夫。
活着的时候要去势断绝****,死后再剖腹抽肠、填充香料,制作成千年不腐的帝羓,这是罗刹大帝对《葵藿仙经》的误解。可鄙可笑。
反之,像太史公、郑和之流,虽然形体受损,却成立功、立言,造成独立的人格,自致于不巧,可见中夏文化的陶冶自有过绝于人的地方。
…………
《葵藿仙经》经金顶上人、圆顶上人之手传示仙界,罗刹大帝和魁君又从风鼓荡,成为六道诸天名闻遐迩的一部仙经。尽管有人对其先行去势的法门感到骇异,但对仙经的绝大威力则是众口一辞,深表叹服的。
实质上罗刹大帝和魁君得到的宝典都只是仙经中的断简残篇,两人又各凭己意,倒行逆施,其实迥异于仙经的本来面目。
千百年来,仙界有四种博大精深的法门,一是中夏儒道,二是天竺佛法,三是皇天圣智,四是修罗上邪。
后来佛法东传,在中夏大放异彩,成为三教之一。在天竺反而不敌婆罗门教的势力,日渐衰微。而上邪教也混同了皇天一脉的圣智学,成了笼罩一世的修罗圣教。
皇天创立的《葵藿仙经》便被上邪教的门徒改头换面,加以吸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