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呵气成云 (6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0章 呵气成云 (6 / 6)
        道家说‘太上忘情’。故而炼养之道多是抛绝世俗,清心寡欲。但是人类禀七情六欲而生,究竟忘情者少,溺情者多。

        晋人喜欢玄谈,任意歌哭,随人笑骂的就很不少。王衍曾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甚至有人放情纵欲,将人生的意义归于一己的享受。和道家的清净无为简直是背道而驰了。

        但七情六欲对人类也并非完全负面的东西,世间万物皆禀阴阳两气,但气看不见摸不着,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七情显现的。

        道家讲究节制情*欲,实质则是涵养激发情*欲的元气。而人类大多情有偏致,中庸连圣贤都以恒久保持,自从朱晦庵将《中庸》从礼记中摘出,列为四书。

        中庸虽被视为儒家修养的至高境界,世人在践行上却群趋于庸碌保守,真是有名无实,忘其真义了。

        古往今来,有大成就、大建树的,虽非合于太上忘情,圣人中庸之道,极为发挥根性中的偏致,反而成为奇才怪杰,胜过麻木不仁的庸碌之辈千万。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和狷虽不得中庸之境,但却各有可取之处,胜过庸碌凡夫,所以孔子也加以肯定。

        这一流人往往不与世俗同好恶,故而凡俗多以魔目之,和正道针锋相对。其实道魔、正邪都是相对的概念,正道、邪魔又有真、伪之分,正、道之伪者流于邪、魔,邪、魔之诬者反而归于正、道。

        俗议纷扰、盖棺论定,虽非漫无标准,不可分说,一个人的是非善恶往往经过数十百年、时过境迁之后才能评定,也是常有的事。

        正道往往以忘情、中庸为好尚,邪魔自然只能狂狷、情性为指归了。

        是以邪魔中修炼情*欲之道的不乏其人,甚至在四灵时代、或草昧初创、禽*兽无别的年代,情*欲也并不是很忌讳的事。

        以前明钦接触过姜琳的照玉神功,就是敛藏情火的法门。怒熊神君以怒为法倒不是什么稀罕事。(未完待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