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4章 梅花劫 (3 / 4)
“在大摩国则有自号纯阳真仙,全真教主的莽新天雄力自视,惟我独尊,连草木都遭其戕害。昔时武则天妄自尊大。不可一世。下诏是御苑百花一夜之间尽皆开放,独有牡丹不惧淫威,安之若素。武则天老羞成怒,将牡丹贬谪千里,移居洛阳。莽新天的骄狂无知又胜过武曌。”
前古部族多以神兽为图腾,仙道昌明则以花为徽志。故而三界万国多择取一种花卉称作国花。这在小国寡民、物产微薄的仙国当然易于别择,而中夏花种何只千万,享有盛名的也不下百数十种。想要选择一种作为徽志颇难取舍。
原本牡丹有花王之名,又曾抗拒至尊。洵有王者宁折不弯的气度。但周敦颐《爱莲说》曾予以品评,说“牡丹者,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种论调一出。牡丹俨然成了富贵门庭、无识庸众的象征,文人学士更无人称道了。
相反,梅花却日渐崭露头角。成了文人学士争相吟咏的对象,足以和牡丹分庭抗礼。
梅花和松、竹合称‘岁寒三友’。和兰、竹、菊号为‘四君子’。向以傲骨冰清著称于世,比起兰、菊、荷、桂之类自是稍胜一筹。
众香国中。梅花是惟一可以和牡丹一较长短的了。
莽新天平生喜欢附庸风雅,梅花的品格吟咏者甚众,无非是夫子自道罢了。莽新天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他模仿陆放翁的卜算子写了一首,十分肉麻不通。
按照才子佳人的通例,梅花仙子看到这首大表歆慕的小词应该有所表示,莽新天手眼通天,颂声如潮,他的治下就算道路以目都要治个腹诽的罪名。
梅花仙子识相的话就应该自荐枕席,到时莽新天龙颜大悦,别说国花就算君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梅花仙子得了几多文人雅士的青眼,像林和靖,姜白石,陆放翁,哪一个都是冠绝一时、名留千古的大才子,文墨佳题浸润骨髓,神魂中自然留下烙痕。
就像庙中的神像,看似个泥塑木雕,多少人对他低头膜拜,自然具有了神灵的威严。
其实莽新天骨子里是很讨厌梅花这种傲骨的,他的词肉麻不通也就罢了,对梅花的贞刚也无一语道及,无非是说她不合时宜,孤僻而不驯顺,所以由始至终都没有钦定梅花为国花。
龚定庵《病梅馆记》讥评的就是这种心态。许多人喜爱梅花和喜爱牡丹的心态别无二致。无非逢迎时流,显示格调罢了。他们所谓的喜爱也只是拉杂摧烧,也满足自己变态的审美和难以启齿的私欲。
莽新天对梅花不肯屈从怀恨在心,别有用心的说:“梅花当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