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难民 (上)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难民 (上) (1 / 3)
        ()在却越经过七年的学习,只要合格,就可以根据学习成绩进入各个行业,当然这一点还只是传说,不过因为杨毅一直表现出来的信誉,也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

        而除了这个,还有针对各个阶层的医疗也很令巨岗人心动,不管在什么时候,看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件大事,一般的小病也就罢了,大病,也就罢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若真是不幸的得了什么治不好的大病,一般就是放弃治疗,好吃好喝的过上几天,然后也就是等死了。就怕得了那种不大不小的病,看起来,那种病是有治愈的希望的,可是偏偏不是一句话的事情,那时候,全家砸锅卖铁,若是真治愈也就罢了,若最终还没能治愈,那可不是悲惨能形容的了,在和平时期,卖儿鬻女的现象,大多由此产生。

        但是却越现在却有了针对此的医疗保证,当然不是对每个人都负责全部的医药,不过却会根据功绩、工作年限、家庭成员的功绩来负责,若是家里有一个紫竹军的老人,那可以说全家的医疗都不用担心了。

        参军光荣,在这里可以说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

        不过就算是没有参军,若是在治安上有什么贡献,也会被记到功绩本上,比如说某人抓到一个小偷,扭送到衙门,那也会得到一份功绩,至于功绩的大小,那就要看这个小偷的偷窃数目、是不是惯犯来制定了。

        当然,这些条例才实施,中间有很多的漏洞,不过现在的百姓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却越的这些福利,已经很令他们向往了,所以现在每家每户都在盘算着,到底是移民到却越给政府白做几年工划算,还是留到巨岗划算。

        一般来说,若是在巨岗没有土地,其实还是到却越更好的,可是故土难离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会有作用,虽然巨岗的很多人都不是原住民,但他们在巨岗已经生活习惯了,而且,再怎么说,巨岗还是在大赵的土地上,那却越……虽说现在也是大赵的,可毕竟还是在海外,陆地上的人们对大海,还是有一种恐惧的。

        不过这是对于在巨岗已经扎下根的人来说,而那些新从远方逃难而来的人,则是没有什么选择了。

        周元安随其他人一起挪着步,对于未来,他很迷茫,作为一个正统的文人,他从没想过自己会跑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更没有想过自己还要出海。可是,现在他却不能不这样,他这一路算是幸运的,虽然也遇到了两伙“好汉”,但总算家中的牛车没被抢走,他就靠着那个木板车,将自己七十岁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给拉到了这里,在经过了一路的凄凉、困顿之后,这个县城令他震惊。

        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

        这里,怎么会这么富足?

        可是,在过了最初的震撼之后,下面的,就只是为难了。

        他们周家在他们所在的当地,也算是家有恒产的,就算是前两年闹灾,也没有影响他们家的富足日子,可这南北之战,越打越大,本来他还想着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能在短时间结束,可这都打了快两年了,眼看就打到了家门口,他也不得不组织家人逃难,当时走的匆忙,一些不好带的东西只能先埋在地下,听说路上乱,也不敢带太多的细软,想着办法把金银镶了铜,但还是没能逃脱好汉们的双手,来到巨岗后,全家上下,就只剩下妻子一直藏在舌下的一个小金戒。

        现在巨岗还给他们每天发两次粥,暂时还不用担心肚子,但在他们来的时候就被告知了,这种免费的粥只有三天,三天之后就要另谋出路,巨岗本地,是给了工来做的,比如清洁街道,修缮道路,这种活计,没什么要求,可待遇也低,基本上也只够一个人过活,若想养活一家五口,那是万万不能的。

        见这种情况,他也放下了读书人的少爷架子,但别人听说他是秀才,根本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甚至还有一个嘴利的斜着眼道:“秀才?你去问问咱们巨岗的,有几个汉子不会写字的?你若是个举人,也许还能受点抬举,秀才……咱们巨岗都快被秀才淹没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