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乐道 (2 / 4)
也是一直有新的消息被传递回来,比如和记怎么打赢的这一仗,林丹汗怎么被俘,接着就是献俘大典,和记修受降城,在蒙古人的地盘上赤裸裸的羞辱了蒙古人一把。
这已经足够叫人激动,还有扬眉吐气了!
京师百姓消息最灵运,也最八卦,对蒙古人的威胁也是能感同身受。
不少有幸活到花甲古稀之年的老人,还是相当清楚的记得隆庆年间京城被围困时的情形,那种惊恐和畏惧令人记忆犹新,那些在城外呼啸奔波,成群结队的蒙古骑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明二百多年的世仇,从开国就是打蒙古人,一直到隆庆万历年间还是在对抗的蒙古人,忽然一下子就从历史的舞台里退出去了?被人征服的干干净净,汤水不漏?
并且征服蒙古的还不是大明官兵,更不是哪个雄才大略的帝王,而是一个成功的商人领导的商团团练?
这是相当奇幻的事情,由不得人不津津乐道,自豪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弄不明白,甚至不敢相信。
如果不是大明朝廷遮遮掩掩欲说还羞的态度,还有明确的对张四维的追谥说明了一切,恐怕还是有相当多的人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这段时间以来,跑到和记商行看热闹的人不在少数,不仅有京城人,先是有从永平遵化等地过来的,后来还有河南山东一带到京师的人也乐意跑到京师正阳门东大街看看热闹,时间久了,和记商行外头居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新兴的旅游景点,因而多了几处带说书的茶摊子,人们喝茶休息的时候,听说书先生们演绎一下和记起家和在草原上痛打鞑子的过程。说书先生们赚的盆满钵满,听客们眉开眼笑,心情愉悦。
这样的情形每天都会发生,连锦衣卫和东厂也没有办法……民意沸腾,这么一桩大喜事,没有理由强压着民间不许庆贺。
就算如此,朝廷方面也是只能装聋作哑下去,处境相当尴尬。
也没有哪个督抚和总兵不开眼,敢于正式奏报这样叫朝廷为难的事,于是和民间沸腾的民意恰恰相反,朝廷方面,从皇帝到官员只能觉得尴尬和为难。
两种情绪之下,关于张瀚的传闻也渐渐多起来。
而多年经营的形象,也逐渐有崩塌的危险。
前一阵有举人公开在和记店门前闹事,虽然被及时化解,但和记的形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