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 二周 (3 / 4)
这可不是轻易能得的称号。
在整个大明都是以读书人最为贵重,从童生到秀才,再到举人和进士,这是一条完美的链条,可能也有不通过科举而名闻天下者,但到底不多。如王阳明,李贽,都是在体制之内又建立了自己的学问,前七子,后七子,没有功名者也是极少。
简单来说,没有功名就无法令人真正的心悦臣服。
每隔三年,就是几百个佼佼者从几十万读书人中崭露头角。其都是最顶尖的读书人,除了少数侥幸的是死背书和剿袭文字穿凿附会得中,一般的进士都会有真材实学。经史子集诗词歌赋都无不精通。
此事可是不分党派只看学问的,东林党和复社中有相当多的才子,这就不必多提了。就算阉党之中的官员也是一样有真材实学。
比如后来的内阁阁老王铎,一笔字相当令人赞叹敬服,明末三大书法家,倪元潞,王铎,还有一个就是黄道周。
而阉党阮大钺的戏曲编剧能力,也在明末是翘楚人物。
能在这些人尖子里再成为挑头出尖的人物,那得有多大的才学,对儒学又得有多精通的造诣?
黄道周的学识已经为明人所接受,与自创一派的刘宗周一样都是儒学大宗师,被人称为“二周”。
其学识,书法,绘画都为时人所认可称颂,这是大明几十万读书人中精英的精英。可能后世的人瞧不起儒学宗师,但在当时的体系下,大家读一样的书,学一样的学问,有人就能成为最顶尖的存在,如果中国不仅是儒学,他们也一样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黄道周中进士时已经快四十,年岁在这几个进士中是最长的一个,也是在家著书讲学,成名之后才赴京考试中的进士,并且成为翰林,而且已经是修撰,前途比文安之还要看好的多,很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就开坊转官,进入翰林升官的快车道。
由于年龄和学识,还有名声和官职都是天启二年进士中的佼佼者,黄道周当之无愧的也成为了这一科进士的领军人物。
卢象升外放升官黄道周肯定不会出力,但会有很多人看中这一科的实力,会有人提前下注,黄道周在朝,卢象升在地方,两人算是这一科中最出色的,未来也会是领军人物,有人会提前买好,这并不奇怪。
“说来说去还没有说发生何事?”卢象升看着文安之,笑着道:“你是不是要等到幼玄兄的府上再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