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新任 (2 / 4)
科举才能为官已经深入人心,哪怕是佐杂小官也是以举人为主了,监生为官的路基本上都是堵死了,何况是吏干或察举推荐。
孙承宗只能叫茅元仪转武职,保举他为舟山镇参将,这个武职也就是给茅元仪一个官身,总比杂流的翰林院待诏要强的多……翰林院也不是全然清流,待诏就是杂流,完全叫人看不起的官职。
“公不必如此。”茅元仪晒然一笑,说道:“在下不止是爱好兵事,文学之道也颇为喜欢。既然辽西这里不用在下了,在下打算回南,先回家一趟,再去南
网网推荐:
都找朋友诗词唱和,秦淮河上唱游,也是人生快意事。”
这就是士大夫的情操,孙承宗对茅元仪这种坦然的态度也相当的欣赏。
他笑着道:“老夫记得曾经有诗妓替你做过诗,是不是?似乎是这四名: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成将军。”
茅元仪有些惭愧,说道:“这是妓家捧人的惯技,捧的在下高了,对彼辈声名也是有利。”
江南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异位面的存在,名人多,名士多,士风优容而颓废,讲究的是享受享乐,因为隆万开海,江南地方异常的富裕,小民百姓都有一些情操情趣,对这些有文名的名士有一点追星族的感觉。妓家一旦能诗能文,又能与名士唱和,等于是坐抬身价,对发展大大有利。
茅元仪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江南一带早就很有名气,到京师才会被捧起很高。很简单的事情,在京的江南籍官员极多,江南士子也多,自然会将家乡的名士给捧起来。
北地名士对江南的这种浮浪作风还是颇为抵触的,孙承宗先是笑了几声,接着就面色严肃的道:“止生此去也不要太浪掷时光,虽然老夫要乡居了,但未来还是有可能起复,到时候止生一定要来帮老夫的手,如果能立下功劳,好歹能封妻荫子啊。”
“是,晚辈一定谨奉教导!”
茅元仪面色也严肃起来,对孙承宗,他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对方的教诲,当然没有丝毫叫他抵触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