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三十四 河边 (1 / 2)
黎明时分,天刚刚麻花亮,河边的风吹在人身上还十分寒冷的时候,躺在半残篝火边的人们听到了细碎的脚步声。
李方一下坐了起来,长久的训练叫他立刻清醒了,他的手立刻摸到腰间……那里有一柄上了药的短铳。
“不要慌乱。”陈獾也坐起来,两眼只迷蒙了一会功夫,迅速就又变得清明起来。
“是自己人?”
“当然了,傻。”陈獾笑道:“我们在外围有岗的,还能跟你们一样就知道蒙头大睡。”
李方脸都羞红了,想想就是自己太放松,虽然是和陈獾他们在一起,也是应该安排轮值岗哨的,否则的话,有几个建虏甲兵半夜摸过来,这几十人不是全莫名其妙的交代了?
“你的甲肯定没带出来。”陈獾递给李方一领锁甲,这明显是和记的出品,不是在辽东这边俘虏的女真或大明一方的甲胄,作工相当精致,圆环大空径相当,拎在手中并不太重,然而显得相当厚实,防护力来,最少刀砍和箭射都能抵消大半的伤害,至于近距离的戳刺和重兵器的挥斩当然防不住,不过就锁甲的防御来,眼前这领甲已经做到最好了。
“穿上吧。”陈獾站起身来,不远处有五六人赶着马爬犁已经飞驰而来,陈獾对李方道:“我们还要往北边去,那里有我们的哨位,和你们不同道,你穿上甲,时刻戒备,走上三天就进入我们核心防御区,那就不碍事了。晚上你安排男轮值,给他们削一些尖头棍,把他们当新兵来看……四十以下的辽民男,只要不是残疾,到了我们营区肯定也是要入伍当兵,最少也得当农兵。”
“是,我知道了。”李方神色肃然,他自己就是辽民,现在的逃亡辽民,到宣川铁山一带是当屯民,给东江镇种地,打猎,剥皮,采参,采珠,另外就是打杂,东江镇已经被特许经商,贸易路线是从皮岛为核心,汇总东江地盘的土产,加上朝鲜那边过来的贸易货物,运到登莱和天津上岸,利润不,一年几十万两肯定能赚,镇内几十万辽民都各有差事,忍饥挨饿是正常的事情,十二团控制的地盘也不了,有合格的男都是先补入农兵,再挑出来当辎兵,合格的再当战兵,一系列流程下来反正是要在辽东缓慢扩军,十二团并不着急,战略上要等辽东大反攻时十二团这个伏才会发挥作用,战术上来现在军司面临财务困难,十二团在宽甸要消耗大量的物资钱财,以商团军人的主观性来,军司就算有钱也是会想着尽量减低军司的负担,屯田就是第一步,战兵一般不负担什么农活,只是在开辟基地的时候要出动一下,平时则是以哨探和建立防御圈为主,最多是出动打猎和采参,屯田主要是辽民为主的农兵在做,体系也是以农兵,辎兵,战兵这样三级形式,慢慢的补充辎兵和战兵的人手。
叫温忠发他们有些头疼的就是皮岛这边还有军政司的征兵局,一旦战兵人数够了,征兵局就会调拔战舰过来把人运走,或是去台湾,或是运到天津……年前保险业开展,从京师到江南都需要大量的战兵保护车队,结果这边训练了两个连的新兵,还没有捂热就被征兵局给运送到内地去了。
农兵的数量在缓慢增长中,不过数量还是很缺,宽甸的大山从林曾经容纳过六七万人的汉民在这里屯垦耕作,现在十二团控制的人口还不到六千人,潜力相当巨大。
温忠发当然也有野心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来,人,永远是最稀缺的资源,相比东江镇把逃民当负担的角度,和裕升这边由于财力相对充沛,相反却是视人力为宝贵的财富。
“走了。”爬犁很快赶到,六匹马拉着六个人飞窜赶至,崇山峻岭深处还有积雪,爬犁上明显有冰雪的痕迹。
几十人将木头移到爬犁上,绑束结实,陈獾向李方点了点头,十几人连推带拉,和六匹马一起用力,拉着大木头飞一般的走了。
“这和裕升的人脑是不是有毛病?”一个留短须的辽东汉道:“这里遍地都是木头,他们为甚要拖一根走?”
“想必这根特别大些?”一个豹眼汉猜测道。
“哪大了?”一个黄脸汉道:“这般大木头,山上到处都是,不要宽甸这里,就是俺们连山关那里也满山都是啊。”
“不明白。”短须汉摇头道:“咱们别弄这种苦差啊,我可受不了冰天雪地里到处砍木头,还得从冰河里把木头运回来。”
“估计这活也轮不着咱。”豹眼汉道:“没看之前那几位都是他们的军汉,咱们过去听也是种地,要么烧炭喂马养牛喂鸡捕鸡,反正有活计做。还能学木匠铁匠,都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