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六章 提交 (3 / 4)
        以白银的购买力来,千两肯定是重赏,但现在大家已经明白张瀚在技术层面上的重视,也知道了各种技术专利就等于利润,甚至有一些专利,比如在算学等纯粹的学科上的研究,只要能自圆其,提交论文,军司也是不吝惜物质上的奖励。

        张瀚的想法很简单,八股文章之所以令中国人中的最聪明的一群人孜孜不倦,并不是其微言大义真的吸引人到如此地步,应该相当多的读书人研习八股,揣摩时文只是为了利益,什么读圣贤书,行圣贤事,可能有少数人是真的这么想的,多数人只是拿出来当富贵的敲门砖而已。

        如果张瀚能给相当多的读书人另一条道路,也一样能得到富贵,并且不需要掉在时文里出不来,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杂学来研究,恐怕假以时日,可能是几十年后,中国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重地,也就是这个时代在西方已经广泛拥有的大学。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欧洲已经有相当多的高等学府,在后世,一个知名的欧洲大学动辄就是千年和几百年的历史,在大学中培养了相当多的人才,这个时代,也是欧洲科技开始井喷的时代,神学的禁锢被打破,大航海带来的财富使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足以支持很多学者的学术研究,甚至是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哲学和数学研究,而恰恰是这两门学科奠定了西方以后几百年的达。

        哲学是文明的内核,数学则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可以,张瀚为了改造华夏的文明内核,在这方面是丝毫不吝惜钱财的。

        如果用少量的白银营造出中国第一座多学科的大学,而不是白鹿书院那种纯粹的儒学学派,张瀚感觉就算自己最终不能成就霸业,这一生也是值得了。

        我记得最高等级的卓越级学术专利报告,奖金可是以万两计的。等宋应物走出去之后,青年委员用十分羡慕的语气道。

        嗯,这是锌。

        韩老六正好在灵丘矿上折回李庄,打算年前赶回铜矿,中等人员的家多半都搬到草原上去了,韩老六的一家老都住在铜矿外的军堡里头,这一次回来都是公事,他已经归心似箭。

        现在大同这里已经不象是家,而以前是北虏盘踞的草原,反而象是家所在的地方了。

        毕竟家人所在,才是家的所在吧。

        军司提出来请韩老六主持熔炼的事,韩老六也没有办法推辞,他一直在铜矿,对这些事的理论未必有多强,但几十年矿工的经验也不是盖的,不然的话,双室炼铁法也不会被他提出来,并且试验成功。

        这是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