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调任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三章 调任 (2 / 4)
        这个价可谓是从未有过的低价,官价从来就是一比八百,从来没有哪家钱庄比这个低过,哪怕在国朝国力最强盛的仁宣时期大明也是一样缺铜,赫赫有名的宣德炉用铜也不是中国的铜,而是自缅甸等海外地方进贡而来,宣宗皇帝不舍得拿出来铸成铜钱,而是着令工部铸成各种铜器,宣德炉就是其中铸的最多,质量也最好的一批,现在相隔一百多年,已经是古董玩家最珍爱和最流行的铜制古董了。

        “看来这七家底气也足啊。”

        虽然未曾如和裕升那样大张旗鼓的摆出铜钱任人观看,不过七家钱庄摆出这样的架式来,只能明其自有底蕴,并不畏惧和裕升的挑战。

        那熟知钱庄事的钱掌柜捻须笑道:“看来这七家是要出血本,与和记钱庄大战一场了。你们看罢,今天就会有七家钱庄的人,携带银两往京师去,明后日就会带大量金背钱自京师而返。”

        王达通目瞪口呆:“龙争虎斗,龙争虎斗啊。”

        马超文笑的十分矜持:“看来胜负还在两可之间,在下的决断没有错。”

        “本店暂时只接受百姓兑钱,大宗的预定暂且不能接受。”

        “不要一比九百,便是一比八百,暂时也只能兑换额。”

        刘吉和王发祥,李国宾等人俱在钱庄店里,店中人流十分密集,三人也是挤的满头大汗才挤到柜台后边。

        来兑银的最高比例不得超过白银五两,也就是一次能兑换四千五百钱。

        这个比兑,也还是照顾那些规模的手工业者和的杂货店一类的店,不然的话,最多一次兑一两或二两也就差不多能照顾到百姓了。

        日常生活大明的百姓是能不花钱就不花的,实物兑换仍然很吃香,不过如果手头有质量上优的好铜钱,买卖物品的时候无疑要省心省力,甚至节省成本。

        进城来的郊外农民,总会带一些十几里外城郊难买的东西回家,好似几百年后普通城市或农村居民到大城市的感觉一样,如果有充足的铜钱使用自然是最好不过。

        “这几天抱怨的人不少啊。”李国宾擦一擦汗,道:“襄城伯家里原本要订两千两银的铜钱,是留着中秋和过年的时候赏人,平时也慢慢开销用度,差不离也够了。结果叫我打了回票,襄城伯前日在抚宁侯府上见了我,脸上就不太好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