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农学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农学 (1 / 3)
        他们的玄扈公和张瀚的徐少詹就是后世赫赫有名的徐光启,这人在明末时期确实是妖孽般的存在,早年为秀才后奔波各地教授经学,万历中期中举人之后又对农学和水利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学习天文和数学,打下了牢固的数学底,中进士后和泰西来的传教士利玛窦研习数学,翻译几何著作,中文里的诸如“平行线”,“三角形”,还有“对角”和“直角”这些词汇,都是徐光启费了不少心血翻译出来,就算后人也承这老人家不少的惠,此公不仅自己学习,还在朝堂和民间招收了不少学生,同时鼓励传教士在南堂开讲授课,教授中国人几何与算学,这是一种良性发展,到崇祯年间,已经颇有不少士大夫的算学和几何水平很高,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孙元化等人。

        可以,徐光启的杂学水平在这个时代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然而在士林之中,那些迂腐不堪的人对徐光启把精力用在天文和算学,包括几何学上很是不满,在士大夫心中,研习一下水利和农学已经算是荒废时光,把精力用在天文和几何算学上,几乎就算是玩物丧志,而鼓励年轻的士学习这些东西,简直就算离经叛道了。

        当然,这种层次的攻讦只算是学术之争,倒没有哪个想禁绝西学,甚至对传教士们不管是传教还是讲学都持相当宽容的态度,此时的中国尚未丧失自信,与几百年后的情形截然不同。

        孔敏学身为徐光启的学生,心中有一些积怨自也难免了。

        “至之兄的学术,主要是在哪一块?”

        张瀚这才明白,怪不得孔敏行对自己的铁场高炉一脸感兴趣的模样,原来是徐光启门下,如果是普通的士,恐怕对这种事有兴趣的还真不多。

        “惭愧了……”孔敏行笑道:“我对农学的兴趣较为浓厚,此外就是算学,要几何与水利或制器这一块,虽有兴趣,然而涉猎不深。”

        徐光启的学术确实太强,门下的弟们也是各有专精,孙元化就是专长于制器,在登州打造了大量的红夷大炮,结果孔有德兵变时,将红夷大炮和制造的技师,包括制作火、枪的技师一并裹挟了去。

        这孔敏行倒是长于农学,他料想张瀚不会对农学有什么兴趣,铁场也好,和裕升的各项生意也罢,统统都是和农学没有太大的关系。

        岂料张瀚听之后,竟是肃容道:“至之兄,弟有事要请教,未知可否?”

        孔敏行笑道:“这有什么可或不可的,大家一起闲聊,自是什么都能谈。”

        李慎明这时作抗议状,叫道:“文澜你这样是不是要叫我们一直空着肚?”

        张瀚闻言大笑,赶紧叫人送上一桌酒菜来,这是事,转瞬间就办好了,等待时三人一直在亭下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和四周的景致,张瀚这个院是买的一个乡绅的旧宅,几十年的老宅,院中花木错落,亭台间隙中摆放着一些奇石,青苔顺着山石和院墙攀爬,绿意盈盈,加上雨水烟雾朦胧,其实是普通的宅邸,但人身处其中,眼睛倒觉得格外清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