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学校 (2 / 1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2章 学校 (2 / 11)
        坐在案几之后,赵无恤直想翻白眼,文科狗和理科狗的撕逼大战,这么早就开始了么?他不由想起了创办学校这两个月来的种种事情……

        ……

        公元前五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春秋季世,随着官学衰落,私学兴盛。公族落,士人起,招徕人才的模式已经从陈旧的家臣制度渐渐向养士转变。

        从孟献子。魏献子,吴王阖闾等人开始,养士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一种时髦风气。只要是有实力有抱负的国君、权臣,无不开始收养门客为荣,但其规模和程度,比起后世的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等差远了。

        而在这个历史线上,第一个成规模成体系招揽门客,大兴养士之风的,却是被赵无恤建言启发的赵鞅。

        但在西鲁。赵无恤却不打算这么做,外人不明原因。只有张孟谈知晓一二。

        “养士有其优点,可以通过此举大量集中人才。既能迅速抬高声誉,以号召诸侯,又能壮大权势。但弊端也不少,谈接触过不少游历之士,好高骛远,名声大于能力,这是许多游历士人的通病,而且游士不比家臣,士无常君,若得不到满意的职位,或一言不合则去之的不在少数。”

        的确,历史上的孔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游士,招待他的诸侯其实不在少数,可一旦推销自己的政治理念不被采纳,就会毫不犹豫地带着弟子们离开,俨然是一个游仕团体。

        游士良莠不全,赵无恤开着后世金手指才捡到了子贡这种宝贝。何况他现在局限一隅之地,最缺乏的是能在基层扎扎实实做事的吏,被他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染色过的人才。

        可看看现如今他手下能用的都是些什么人?

        从晋国带来的赵氏老人们虽然忠诚可靠,但终归能力有限,且无法融入地方。

        各邑的氏族和士,多半是乡党情怀和排外极重的,赵无恤做出妥协,能任用其中一些人,却不愿意让他们身居高位,在决策中碍手碍脚。

        所以最大赢家就出现了,因为缺乏干xs63ps:第二更献上,求下各位的保底月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