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这是一个开挂的国家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这是一个开挂的国家 (2 / 3)
        唯一长久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伽蓝经》送回去。而且一定要天下皆知,轰轰动动的那种。

        所以秦阳来到了《伽蓝经》的诞生地,印度,这个古时候被称作天竺的当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幸好唐明月现在是中华全国航空联合会的常务副会长,所以秦阳才轻松的就地从深城登上了国航的私人飞机,并且获批了一条飞往印度新德里的临时航线。

        临出发之前,秦阳还和华府的朋友打了招呼,和**门通了一口气,所以这才在抵达新德里之后,会有大使馆的官员亲自前来接机。

        王刚是个聪明人,秦阳没有主动说这一次来印度的目的,也没有要求有什么需要大使馆从中协助的地方,所以他也没有多问,只是向秦阳一路上介绍这印度的风土人情。

        新德里时间,晚上九点三十七分,印度首都新德里,不错,这里很印度!一个被戏虐为开挂的神奇国家。

        虽然是首都,但是城市规划建设,还不如国内一大批三四线的城市。高楼几乎见不到,像童话里城堡的传统建筑倒是有特色,但是更多的还是脏乱差的贫民区。

        街上到处有牛到处闲逛,到处乱按“地雷”,到处乱吃小摊贩的食物,甩着尾巴大摇大摆的招摇过市,丝毫不怕人,连车见到它都要乖乖的停下来,让它先走。

        这些牛完全就是一副大爷的模样。这也得亏是在印度,要是在国内,早被扛到屠宰场三两刀就解决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那是因为印度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印度教徒,在印度教中,牛是三大神之一的湿婆神的坐骑。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印度人将牛视为神物,百般敬重优待。

        说到这里,估计咱们的老聃李耳不服气了,老子还是道教之祖,万神之始,老子的坐骑也是牛,青牛。怎么就不见中华后世的子孙也优待它呢?

        没办法,谁让这是在印度,一个开挂的国家。

        街上的行人里,有许多头戴着高高三个角帽子的男人,那是锡克教的教徒,锡克教,印度第二大宗教。

        有衣着光鲜,西装革履的男士。有普通的平民。还有许多衣衫褴褛,连鞋都不穿的男人。他们不是乞丐,也不是穿不起鞋子,而是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允许他们穿鞋子,否则轻则会被暴打,重则甚至会遭到屠杀。因为他们是贱民,贱民就是连穿鞋资格都没有的人。

        印度社会等级森严,人分三六九等,最高的是婆罗门,然后是刹帝利,接着是吠舍,然后是最低等的首陀罗。贱民甚至连排名的资格都没有,在印度语中,贱民的意思是“永远都不可接触者”。

        这就是印度臭名昭著的种姓制度,虽然他自诩为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