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八章 日本求和
蒋委员长的暧昧态度,让唐秋离百思其解,老头子似乎在竭力回避一个问题,日本是否还要继续扩大战争?亦或是就此止住侵华的脚步?
当唐秋离通过其他的渠道,得知日本外相河野桥太郎,率阵容庞大的外交代表团,已经抵达上海,他所有的疑惑和不解,都豁然开朗,他清晰的抓住了将委员长的心思和脉搏,也明白了,蒋委员长对日军在华北的屡次动作,都可以容忍,唯独在上海,拿出自己的家底儿,和日军死拼的真正原因。
而且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有外国租界,在这开战极有可能引起大国势力的干涉,如果打的好,可能在外国调停下赢得一个光荣的和平,进而挫败日军对华北的野心,这对相对弱小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力的。
彼时,国际联盟要于三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九国公约”会议,专题讨论中日之战,蒋委员长把希望寄托在国际联盟会议上,这在淞沪会战第二阶段打得正紧要关头,他在南京**上的一次讲话,就已经很明确的表示了。
可见,当时的蒋委员长,对淞沪会战的前景和结局,并不乐观,他用的是个“挺”字,挺到国联站出来说话,因为有太多列强在华的利益之所在了,他就不信,那些列强们,能坐视日本人独霸在华利益。
在将委员长的心目中,国联的威慑力,要超过中国守军在上海之战中的胜利,这种情况之下,和日本进行谈判,可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唐秋离太明白了,所谓的“国际干涉”纯为幻想,当时欧洲绥靖主义盛行,英法默许**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西方决不会为了百年极弱的中国,与已经站在列强门槛的日本翻脸,为中国火中取栗。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那一次不是被迫与列强签订城下之盟,都是被人家打得晕头转向,满地找牙之后,被强逼着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协议,而这次,日本人却主动求和,是为军事和外交史上前所未有之大胜利,南京的们,弹冠相庆,却没有看透日本人的用心。
唐秋离却对日本人的用心,洞若观火,对华战争起初,他们认为只要攻击中国刚刚建立的工业地带与军政中心,最多再封锁中国的海岸线,中国就绝对会屈服,中国那有能耐撤退到西南落后地区,还能与日本对抗?
其后,虽然大举增兵,唐秋离的华北独立师,以强硬的姿态,超绝的战斗力,打不散、撵不走,牢牢的把百万多日军在华北动弹不得,华北战事遂陷入僵局,短时间之内,无改变的迹象。
日军大本营极力寻求一个打破目前僵局,尽快结束对华战争的有效途径,恰逢此时,海军方面南下作战的主张,占了上风,又因为陆军在华北的接连失利,大本营默许了海军在上海方向动手的计划。
由此,日本海军动手,淞沪“八一三”事变爆发,开战首日,海军被中**队打得吐血,丢了虹口和杨树浦经营六年之久的基地,日本海军陆战队驻沪部队全军覆没,丢尽了脸面,不得已,海军又把这个烂摊子丢给陆军。
重新征召后备役人员,组建新的师团,需要时间,于是,也就有了日本外相河野桥太郎来到上海求和的一幕,这明显是个烟雾弹,掩盖日本国内征兵忙的实际行动,麻痹国民政府放松警惕,武备松弛,卷土重来。
他给秋生哥去电报,华东,目前应大力强化防御工事,加强对战士们进行反登陆作战的训练,可在自己的防线之内,建立广泛的反登陆障碍物,同时,从黄崖洞警备旅姜雁鸣部抽调四个团的兵力一万两千人,以补充和加强苏鲁机动兵团的实力,包含两个步兵团,一个重炮兵团,一个防空团。
十月二日,唐秋离接到南京紧急电报,让他立即赶赴南京,参加中日和谈,并就任中方代表团副团长一职,代表团团长为当时的国民政府**代理部长王宠惠,**为**亚洲司司长高宗武,成员包括现任上海卫戍司令的张治中,时任上海市市长的俞鸿钧等共计十六人组成,军方代表就达十人之多。
先把在中国土地上的那些兵,都弄回老家去,才有谈判的基础,何况,日本人也不是真心想谈,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表面彬彬有礼,背后藏刀子,现在的他,看见日本人就直冒火,杀一个,少一个,和那帮家伙们,有什么可废话的?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