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章 “8.13”之战争背景
日本人提出外交解决虹桥机场事件的苛刻条件,无理、无耻之至,一经传出,舆论为之哗然,全国上下一片愤慨之声,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也暴露无疑,是要占领上海,不答应条件,就用武力解决。
南京的蒋委员长,看到淞沪警备司令部张治中将军,传来的日本人的条件,气得脸色潮红,连连大骂:“娘希匹,日本人贪得无厌,占了东北,在华北开启战端,是存心要灭亡我国,视我蒋中正为何人?晚清的李鸿章吗?”
张治中将军接到蒋委员长的命令是:“严拒日本人的无理要求,积极备战,如手中兵力感到不足,可请唐副委员长派部队,紧急驰援上海,中央军后续部队,正在调集之中,上海绝不可失,就有劳文白兄一力承担此重任。”
独立师东指防空旅一团进驻吴淞口要塞炮台后,着实费了一天多的功夫,才把原江苏省保安部队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完,光是垃圾就清出了几卡车,也不知道这些保安团士兵是怎么守备的,要塞火炮的炮筒子里,竟然有海鸟在做窝,零部件上也挂满了灰尘和铁锈。
八月十一日,张治中将军代表中国上海当局,发表文告:“日方之所提条件,实在难以接受,纵观各国史,未见有如此无理之要求,日方军人闯我军事要地在先,且伤我士兵多人,日方不顾事实,一味强词夺理,实为强盗逻辑,如日方不能正视事实,本着外交解决的途径,而一意孤行,诉诸于武力,我上海军民,必将奋勇迎战,虽洒尽热血,亦无憾矣”
下午,一万五千余海军陆战队员,在杨树浦登陆,日军在上海的总兵力达到了四万余人,日军调动频繁,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人已经做好了在上海动手的准备。
唐秋离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上海之战的导火索,就这样被日本人轻易的点燃,他们是蓄谋已久,只不过在等待一个机会,八月九日虹桥机场事件,迸出第一颗火星,随后,日本人火上浇油,终至燃成冲天大火。
日本陆军的主张是北上,进入广袤而人烟稀少的西伯利亚地区,谋取哪里丰富的资源,进而和德国夹击俄国腹地,平分胜利战果,俄国的工业水平,比积弱百年的支那中国强多了,哪有放着富裕的邻居不去打劫,反而要去抢一个穷街坊的道理。
日本军队内部的陆海之争,也让日本的侵略政策摇摆不定,后来,一九三一年,日本陆军抢先在中国东北动手,以及其轻微的代价,夺得了满洲大片富饶的土地,冒险,陆军拔了头筹,在国内声名鹊起,海军暗暗憋了一口气。
后来,日本大举增兵华北,唐秋离退出平津地区,采取守势,陆军重新占领了平津地区,在日本海军高层看来,陆军南下是迟早的事情,再不动手,海军只有跟在陆军屁股后头捡剩饭的份儿了。
何况,日本海军也看不起陆军的打法,支那的华北,本来偏远地区,何必在哪里和那个唐秋离纠缠,海军出手,直接掏支那政府的心脏,打下上海,接着就是支那首都南京,往后就是支那最富饶的江浙地区。
唐秋离深悉上海之战爆发的根由,自己被一百多万日军,压着腾不出手,唯一的一支机动兵力,就是秋生哥的苏鲁机动兵团,也不可能全部增援上海方向,徐州,那可是要命的一个眼,他总感觉哪里要出事儿。
华北的百万日军,无论是对进行牵制,还是另有企图,反正自己是腾不出手,要是有部队,替自己承担一部分压力,独立师也可以抽调几个旅的部队,接替苏鲁机动兵团的防务,该兵团可全军南下,加强上海方向的力量,则上海战役无忧矣
还有陕北的**红军,唐秋离也想过,那到是一支有极强战斗力的部队,政治信仰也坚定,目标很明确,愿意放下一切恩怨,一致枪口对外,他相信,只要一声,**红军会毫不犹豫的开到河北前线,而且绝不会讨价还价,可那充其量也就三万多人,并且武器装备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虽然自己悄悄的给补充了几次,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考虑良久,自己手中唯一能动用的,就是成建制的二十九军部队,经过北平一战,部队现在还有兵力四万八千余人,正在石家庄一带休整,原本是独立师的总预备队,准备在日军大规模进攻的关键时候拉上去,现在看来,这支预备队,也得用上。
独立师苏鲁兵团所余部队,由总指挥唐秋生率领,立即南下,与先前到达的部队会合,加入淞沪战场,可归淞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将军统一指挥。
此时的淞沪战场,已经打得烟火四起,市区及周边的防务,完全依赖独立师苏鲁机动兵团的先头部队在支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