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借儒扬法,舌战群贤 (1 / 6)
稷下学宫,位于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乃是齐国君主设立,此地不仅是齐国文化圣地,更是天下学术中心。
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展,稷下学宫达到鼎盛,“百家争鸣”由此而来。
对此,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此时,学正荀子已经在位主持学宫五十余年,是时候功成身退、将学正之位留与其它大贤之人了。其它各学派之长纷纷前来稷下学宫,摩拳擦掌,必欲将学正之位收归囊中。
学正房中,荀子正襟端坐,外面走进来一位年轻人,此人不过二十多岁模样,天庭饱满,双眼有神,身着白袍,手上拿着一支长笔,透着一种少年人难得的儒雅沉稳。
年轻人朝荀子一拱手道:“不知老师唤韩非前来,有何吩咐?”此人乃是荀子门下得意弟子韩非是也!
韩非乃是韩王室诸公子之一,天生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荀子门下无出其右。荀子爱其才,将其收之为关门弟子,扬儒家文化。
不过,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对于韩非,身为老师的荀子也是一脸复杂。
韩非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更能举一反三,偏生对荀子的儒家学说一点兴趣也无,反而对历代君王变法故事表现出极大地领悟能力。荀子屡次教导,试图让韩非矫正过来,不过却再三失败,终于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要求韩非必须将儒、道、墨等每一家学说都要精通,也好为儒家的展做些贡献。
韩非五年间学完诸子百家,花三年游历东周诸侯各国。
游历回来后,又花一年时间于稷下学宫旁听,对百家优劣了然于心。
无奈的是,韩非这一荀子门下得意弟子至始至终都对儒学毫无兴趣,荀子虽知这个弟子本事不凡,却再也不敢抱有太多希望,只盼他能够代替他儒门一脉拿下稷下学宫学正一职,也算能够对儒门有个交代!
荀子说道:“如今我要从稷下学宫退将下来,你可有把握替我儒门拿下学正一职?”
韩非神色之间有些古怪,低着头,似是深思熟虑,接着昂然而道:“回禀老师!学正之位,已是韩非囊中之物也!”
一日后,稷下学宫学正荀子正式宣布消息,自己将在一月后不再担任稷下学宫学正一职,也不指定谁人接任,凡天下英才,皆可来稷下学宫各展所长,只要能力辩群雄,让众人信服,便能接任自己学正之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