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读奏折 (4 / 4)
朱由检叹息了一声道:“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吧,那么多流民造反,难道只是天灾的原因?朝廷和官府不知爱惜民力,老百姓走投无路,不造反又能如何?”
李景点点头:“所以说,圣人之言需要认真体会领悟,有些道理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对的,但是现在还按照以前的标准办事可能就行不通了。而我们的官员往往不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只知照搬圣人之言,那样怎么做好事情?”
“李兄所言极是。”朱由检连连点头道。
抬头微笑着看了看邓世增,李景笑着接道:“为政以德,那要分对象,有些人是无法以道德教化的,就好比汉朝时期的匈奴,他们生活在草原,从小看到的就是弱肉强食,所以他们也按照这个标准行事,不然的话他们在草原上便无法生存,匈奴是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汉人妄想以道德教化他们,行得通么?所以想要匈奴人臣服,只有打,打得叫他臣服。
至于那些夷人,他们远渡重洋来到大明为的是什么?难道是来拜菩萨的么?跟这些人打交道,得先用拳头把他们打服了才能跟他们讲道理。你不打,只跟他们讲什么为政以德,你看他们理不理你?”
朱由检笑道:“李兄,依我看,不如把这些人派到那些蛮夷之国,让他们去跟那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去讲道路,等他们看到自己的道理讲不通了,就会明白用刀枪说话比用嘴说话有用的多。”
李景点头笑道:“呵呵,皇上言之有理,回头等打下吕宋,我就把这些人派到吕宋去教化当地那些土著。”
朱由检和李景所坐的位置距离殿内颇有一点距离,李景和朱由检轻声细语,下面的人根本听不清说什么,但是看朱由检和李景的表情和动作,明显是在谈论邓世增的奏折。
见李景不住点头,邓世增还以为朱由检在替他向李景解读奏折的意思。
眼见李景面露微笑,邓世增精神大振,念诵的更加卖力,脑袋也摇晃地更加厉害。
其实中国的文言文应该说是世界上最精炼的文字,几个字就可以表述很多的话语,之所以会如此精炼文字,跟中国的书写工具有很大关系。
中国的文字最初是记录在甲骨上面,是用刀刻的,这就促使人们用最简练的文字把意思表达明白。后来文字是写在书简上面,竹简沉重不说,一卷竹简还记录不了几个字,这同样要求人们书写时要精炼文字。
再后来,人们是把文字写在布帛上面,布帛造价昂贵,当然不能写废话。等到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中国的文化普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中国文字的书写方式已经成为习惯,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的文字都是用文言文进行书写。邓世增写的奏折自然也是用文言文。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