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出征琼崖 (2 / 4)
林海疆有意创造了几次机会,但是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林海疆给马江的建议就是直接派兵按倒扒光了绑床上,来个霸王硬上弓,完事嘴一擦、裤子一提就不认账,让她哭着喊着求咱们,然后在考虑纳个小妾。
林海疆的殷切教育对于马江来说颇受震感,哥俩个商量了几天最终没敢付诸于实施,最后马江趁酒后询问林海疆是否干过这样的事?为何说的头头是道?结果林海疆告诉他自己也仅仅是理论,其余的要kao你自己摸索,结果马江转而去追求一名普鲁士**?在语言方面依然是鸡同鸭讲词不搭意,不过这次明显就是一对狗男女,一点就着。
可以说林海疆已经信心十足了,收复海南岛已经势在必行,就在舰队准备起锚出发之际,他却接到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情报,咸丰到底没能挺到准确的说是1857年的12月15日就驾崩了!咸丰的驾崩原本十分有利于林海疆的收复海南,但是现在比较于清廷的脸还没撕破,自己就任中国帝国元首也可谓十分低调,最终林海疆决定稍微推迟一下收复海南的行动,以不变应万变。
林海疆非常清楚在历史上咸丰皇帝临终前做了三件大事,一就是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是命御前大臣载垣、瑞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八大臣控制了政局。三是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顾命大臣拟旨后要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这直接导致了八大臣同两宫太后发生矛盾。
历史上咸丰皇帝入殓后,以同治皇帝名义,尊孝贞皇后为皇太后即母后皇太后,尊懿贵妃为孝钦皇太后即圣母皇太后。
很快,后续的情报传了过来,由于情报传递的时间过长,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情报的价值,而且这些情报断断续续的,让林海疆只能从其中知道两宫果然联手恭亲王奕剪除了八大臣,载垣、端华、肃顺被革去爵职,拿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九卿科、道定拟罪名,照大逆律凌迟处死。以称孝钦皇太后的慈禧将载垣、端华两位亲王改为赐令自尽。端华之弟肃顺改为斩立决。其余五人,原拟革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
命恭亲王奕为议政王、军机大臣。随之,军机大臣文祥奏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清廷闹了个天翻地覆,两宫联手将满洲亲贵杀了个一地鸡毛,林海疆只能说这个局面对于他十分有利,同时对于曾国藩更加有力,曾国藩是何许人也?大儒,堪称满清朝廷最会做官升得未必最快,但是其位置却最稳,最懂得进退之人,此等人就如同潜龙一般,一旦给他机会后果很难预料。
对于曾国藩和他的北洋,林海疆早就已经从战略的角度去给予重视,对于还未成气候的李鸿章,林海疆则准备给予打击和压制,实在不行就直接付诸于武力,这些能在历史上留名之辈那个也不是简单的人物,都不是自己能够轻易驾驭得了的。
林海疆清楚自己没有所谓的王八之气,想要这些人效忠自己简直是在开玩笑,曾国藩、左宗堂、李鸿章哪个不是饱读诗书,一辈子都在研究论语、大学、中庸的主,恐怕自己的那几句带有煽动性的话还没达到目的,就被别人辨得哑口无言了,现代的思想和现代的口语叙述的观点与其根本就是两个轨道上的东西,根本不存在辩论,想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都要费番工夫解释。
在林海疆做出最后判断之际,一道从京畿经过八百里加急赶送广州又用快船送来旧港的圣旨让他大吃一惊,大大出乎林海疆意料的是他竟然收到了两宫御准的册封圣旨?头品顶戴?赏双眼花翎?赐穿黄马褂?紫缰绳?封忠勇伯?林母一品诰命,南洋水师提督东南水师军务,林海疆为南洋事务总理大臣,不过这道所谓的旨意竟然带上了浓厚的个人意味。
这道加恩的圣旨让林海疆多少有点莫名其妙?之前咸丰发疯了一般的拼命打压自己?而现在的两宫却大力抬赏自己?把之前咸丰收走的又还了回来,甚至还给加大了赏赐力度?
对于这所谓的帝王心术林海疆感到有些可笑,这是一步用意非常明显的缓兵之计,不过总体来说这个圣旨来的也十分及时,总督东南海防就等于间接拿到了海南和台湾的控制权?清廷不会如此愚笨吧?竟然把自己急需的主动送上门?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