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不得不攻 (2 / 3)
主要就是,F-35很少用来执行空战任务,而且在执行较为危险的轰炸任务时,F-35只用内部弹舱携带弹药,不会使用外部挂架,隐身能力较为突出,而J-10与J-11所配备的火控雷达几乎无法发现这种战斗机。即便在格斗空战中,F-35不是J-10与J-11的对手,但是在没有可能交战的情况下,J-10与J-11的格斗能力再强,也没有用。即便在某些时候,美日联军得用F-35执行空战任务,也会尽量避免格斗,主要用中程空对空导弹,在视距外发起攻击。
当然,随着J-20大量服役,J-10与J-11也陆续退出了空战舞台。
由此可见,东北军一直在为保卫北京做准备,而中国空军肯定会在必要的时候,让美日联军大吃一惊。
帕特里奇甚至有理由相信,只要中国空军能够夺得局部地区的制空权,罗耀武就会改变只守不攻的战术,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发动一场大规模反击战役,彻底击败美日联军,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这个时机,就在美日联军向北京进军之后。
只要美日联军在攻打北京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又没能打下天津,罗耀武就会让在天津坚守的东北军首先发起反击,牵制住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甚至让帕特里奇不得不把为攻打北京准备的预备队派往天津,随后东北军就会在北京发起反击,利用美日联军兵力不足,又没有预备队的有利局面,一举歼灭北上的美日联军。
对此,帕特里奇坚信不移。
原因很简单,如果让他来指挥东北军,就会采用这一战术。
更重要的是,打到现在为止,东北军都没有发起过像样的反击行动,即便第二十六集团军在保卫天津时的那场反击战,也没有形成规模,对美日联军的打击并不严重,至少没有造成多大伤亡。
从军事上讲,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攻打北京之前占领天津,消除后顾之忧。
事实上,这也正是帕特里奇一惯坚持的进攻战术,不然他也不会在天津战场上陆续投入四个集团军的庞大兵力。
问题是,从军事上讲,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打下天津。
虽然E集团军在战场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C集团军与D集团军,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离占领天津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而且战斗越打越艰难,东北军的防御战术也得到完善,就连E集团军的司令官都不知道能在什么时候打下天津。
毫无疑问,帕特里奇等不起。
准确的说,是美国与日本当局等不起。
如果从美日联军进攻华北的时候算起的话,攻打北京的时间从二零一四年七月份一直拖到了二零一五年的一月份,延迟了半年,仍然没有定数。别说是美日两国的政客,就连加布里埃尔也非常恼火。
要知道,加布里埃尔每天都会收到一份包括了伤亡数字与作战消耗的战斗报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