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稳重踏实 (3 / 4)
只不过,E集团军的“迅速进攻”也在这个时候到头了。
经过一周的战斗,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司令员也认识到,要想迅速击溃美军,肯定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当时,就连罗耀武也发现,面对E集团军,东北军在此之前采取的防御战术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万幸的是,罗耀武身边有一个很有分量的“参谋”。
在第二十六集团军连连后退的时候,陈必时也在密切关注天津战场上的局势,并且对美军的进攻战术做了总结。
在罗耀武征求意见的时候,陈必时只提到了一点,即尽量确保防区的兵力密度,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得通过破坏主城区里的建筑物来阻挡美军。
虽然当时很多人多对陈必时的建议持怀疑态度,毕竟在南京战场上,东南军就采用了这一战术,最终却没有能够挡住美军,也没能守住南京,但是罗耀武却立即认识到了这个建议的巨大价值。
东南军没有守住南京,主要问题是兵力不足,而不是战术出了问题。
事实上,在南京保卫战中,东南军能在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将近三万美军送去见上帝,靠的就是正确的战术。
与东南军相比,东北军至少不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打到这个时候,美日联军在前线作战的就只有E集团军,而且三个美军主力师全部进入了主城区,留在外面的,几乎都是日军的二线师团。当时,日军承诺提供给E集团军的八个主力师团还在沈阳接受整编呢,最快也要到一月中旬才能到达前线,根本不可能参与攻打天津的作战行动。
也就是说,东北军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反击机会。
事实上,罗耀武手里并不缺乏反击部队。在战场北面,守着北京南大门的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各有一个摩步师,而且两个师的建制都比较健全,在之前的战斗中并没遭受多大损失。
只要能够合理利用这两个摩步师,找准时机,就能给美日联军造成**烦。
关键就是时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