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万事俱备 (2 / 5)
唯一的变数,就是台军没有按照计划出兵北方战场。
虽然在第三次南京会战期间,台湾当局为了取得美国的全力支持,一再承诺将在占领南京之后出兵北方战场,担负起保卫后勤保障线的任务,但是到了十一月初,特别是在《权利宣言》发表之后,台湾当局就以兵力不足、调动不力、南方战事频繁等等理由,拒绝出兵北方战场。
很明显,台湾当局已经意识到,《权利宣言》整在将整个中国团结到一起,而且该宣言直接指向以美日联军为首的侵略者,其中又格外强调了日本的侵略行径,如果台湾当局在这个时候出兵北方战场,帮助美日联军作战,肯定会成为全体中国人的敌人,最终被大陆民众唾弃。
事实上,这个影响已经显现了出来。
《权利宣言》发表之后,台占区内的抗战活动更加频繁,之前几乎被台军歼灭的敌后游击队死灰复燃,还有不少民众偷偷穿过军事封锁线,进入大陆控制区,其中不少就是为了前往北京,参加北京保卫战。
可以说,如果台湾当局仍然对北方战场上的战斗含糊其词的话,迟早会失去民心。
也正是如此,台湾当局才会如此积极的向**伸出橄榄枝。只不过,台湾当局仍然显得不够诚意,至少没有对日军侵华做出重点说明。
真正感到尴尬的,还有联军总司令帕特里奇。
如果让帕特里奇选的话,他肯定会支持停火谈判。虽然在打下南京之后,美军能够将部署在南方战场上的主力部队抽调过来,而且能够将原先计划增补给南方战场的作战物资与武器装备用在北方战场上,还能集中大部分空中力量,可以说美日联军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等到美军完成了兵力调动之后,北方已经进入冬天了,而且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加上中**队在京津地区的防御部署更加严密,就算美军更加强大、日军也脱胎换骨,帕特里奇也没有信心在严冬到来之前占领北京。
如果在冬季攻打北京,美日联军肯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三次南京会战,美军阵亡将士四万多人。按照帕特里奇的估计,真要强攻北京,美军的伤亡数字只会更大,不可能更小。当时,甚至有人认为,美军将在北京付出十万名官兵的巨大代价。
果真如此的话,恐怕在打下北京之前,美军就全面崩溃了。
由此可见,帕特里奇肯定希望用谈判来解决问题。如果能够让**放弃抵抗,就算不能占领北京,美国也能体面撤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