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内忧外患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内忧外患 (2 / 5)
        当时,负责内政的正是管元山。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管元山在军事后勤上做了手脚,故意压下了补充给东北军的主战装备,但是有理由相信,管元山确实想这么做,想通过这个办法打压罗耀武,让罗耀武失去发言的资本。

        比如,在东北军急需补充的时候,大批运送到北京的作战装备被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二十七集团军截留下来。要知道,在阜锦会战之前,华北地区没有受到严重威胁,根本没有必要刻意加强首都卫戍部队。

        事实上,管元山与罗耀武本来就水火不容,因此他有打压东北军的动机。

        不管怎么说,在守卫北京的问题上,管元山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在并不指望能够守住北京的情况下,管元山自然不会与刘诚志争权,反而会利用这个问题,把责任全都推到刘诚志身上,借此打垮刘诚志。

        别忘了,在狄劭康之后,刘诚志成为了管元山最大的障碍。

        问题是,谁也不能保证东北军一定守不住北京。

        事实上,到了七月下旬,美日联军还没有发起地面进攻,而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却在逐日递增,东北军守住北京的希望也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就算管元山掌权之后,继续刻意打压东北军,也无法阻止东北军死守北京。

        受此影响,管元山自然得多考虑一点。

        如果东北军守住了北京,刘诚志与罗耀武无疑将成为最大的获益者。特别是罗耀武,到时候获得了“民族英雄”的光环,恐怕谁也不敢动他。

        这里就看得出来,管元山在这个时候派一个全权代表的重要性了。

        只要有这个代表在,那么东北军在北京打了胜仗,管元山就能从中获取好处,甚至能够让他人相信,他才是保卫北京的最大功臣。

        达到这个目的之后,刘诚志与罗耀武的影响力必然大大降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