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一席之谈 (1 / 5)
第八章一席之谈
虽然到了七月上旬,美日联军仍然没有做好攻打北京的准备,但是愈演愈烈的“次要战斗”给中国高层敲响了警钟。美日联军正在想方设法的消除进军北京的障碍,不但游击队深受其害,就连正规军都受到了影响,如果还不能在内部问题上做出决策,保卫北京将成为一句口号。
可以说,这是**面临的最大问题。
与此同时,游击队也在做着努力。
七月六日,代表游击队与中央进行谈判的五个游击队长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有…:一是大力整合现在的游击队,在东北地区,分成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东内蒙古组建四个省级游击区,每个游击区只保留数支游击队,并且设置统一的地方政权,由地方政权直接指挥游击队;二是地方政权由游击队与地方民众推选产生,具有高度自治权,只在重要问题上听从中央的领导与指挥;三是地方政权的合法性必须得到承认,中央政府无权干涉地方事务,也无权任免地方官员。
显然,游击队回避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游击队武装力量的性质。
说得更简单一点,游击队既然听从地方政府领导,那么要不要听从中央政府的指挥。更重要的是,在战后,是否要解除游击队的武装力量,还是继续保留这支武装力量,以及要不要遣返游击队员。
事实上,游击队与中央的矛盾就集中这个问题上。
虽然在战争时期,游击队武装力量指挥权的问题不是很突出,毕竟在谈判中,游击队答应接受统一指挥。更重要的是,只要罗耀武在,以罗耀武的威信,游击队肯定不会在作战问题上制造麻烦。但是站在政治家的立场上,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国的政治家来说,这是枪杆子听谁指挥的问题。
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游击队就有可能被视为敌人。
至少会被很多人当成一种潜在的威胁。
正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谈不拢,所以游击队与中央的谈判久拖不决。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七月十一日。
当天,罗耀武就发出了警报,即美日联军已经在前线做好了进攻准备,甚至有部分美军主力部队进入了进攻阵地,美日联军随时有可能发动地面进攻。
受此影响,刘诚志在当天下午单独找到了狄劭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