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稳中求胜 (1 / 4)
在喀喇沁旗战役结束的时候,帕特里奇有两个选择。
一是趁中国军队在喀喇沁旗立足未稳的有利时机,动用部署在赤峰的主力部队,发动一场以攻占七老图山为主的战役行动,打通前往承德的地面通道,然后等到开春之后,与部署在关外的部队协同攻打秦皇岛,最终进军北京。
二是利用接下来的两个月组织集结作战部队,等到开春前后再发起攻击,同时进军七老图山与山海关,从两个方向上向中国军队设在北京外围的最后一道战略防线发起冲击,最终攻入北京。
毫无疑问,这两个选择都有利有弊。
虽然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前者更为理想,毕竟这让美日联军有充足的时间进军北京,也让帕特里奇在战术选择上更加灵活。但是帕特里奇没有忽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在喀喇沁旗战役中,中国军队没有出动主力部队,就连正规军也只动员了两个步兵师而已。也就是说,罗耀武很有可能已经料到美日联军会趁机发起大规模进攻,因此将主力部队放在了防线后方。
在此情况下,如果强行进军七老图山,必然遭到中国军队顽强阻击。
如果在平原上作战,问题还不是很大。以美日联军掌握的空中优势,特别是美军在该方向上的巨大投入,就算没有日军支持,帕特里奇也有信心再次击溃中国军队。问题是在山区作战,美军的优势被大大削弱。按照帕特里奇的判断,就算罗耀武不动用主力部队,只要有足够的兵力,就能在山区内挡住美军。
再说了,严冬还没有过去,进攻行动还会受到自然因素影响。
可以说,要稳中求胜的话,还是得等到开春之后。
问题是,这个时候,帕特里奇最不能做的就是等待。如果采用第二种作战方案,美日联军将没有回旋余地。也就是说,如果不能一次性从关外打到北京,并且占领北京,美日联军就很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至少会在北京停下前进的脚步。
对于美日联军来说,停止进攻就等于战败。
原因很简单,中国能打消耗战,而美国却不能打消耗战。只要进攻停止,中国就能利用广袤的国土与庞大无匹的人力资源拖垮敌人。打到这一步,美国将别无选择,只能在局势失去控制之前撤出战场。没有美国的支持,日本再厉害,也不可能像上个世纪前期那样,占领大半个中国。
事实上,只要日本当局稍微理智一点,就会抢在美国之前撤军。
很明显,帕特里奇的处境非常尴尬。
受此影响,三月初,在积极进行进攻准备的时候,美军对喀喇沁旗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战术进攻,结果都没有取得进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