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敷衍了事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敷衍了事 (2 / 3)
        针对帕特里奇的这一部署,陈必时采取的战术也很简单。

        西面,中国军队的底线就是守住马鞍山市,并且尽量将美台联军挡在当涂县南面,阻止美台联军经三四一省道攻入溧水县,确保南面正面防线的安全,从而确保主要战场上的防御作战不受影响。

        东面,陈必时的办法更加简单。因为断定美军不会在占领南京之前渡江,也没有能力渡过长江,所以陈必时将一个民兵大队摆在了扬州南面,做出了拱卫扬州的架势,从而迫使美台联军放弃北上的想法。

        与美日联军的部署一样,陈必时也将守军的主力放在南京南面。

        溧水县是南京主城区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让美日联军在该方向上取得突破,就算陈必时动员再多的作战人员,也无法将敌人挡在南京城外。

        虽然在部署防御的时候,陈必时未雨绸缪,几个月来,一直在加强主城区的防御,特别是南面的江陵区与东面的栖霞区。但是从根本上讲,南京是一座位于长江冲积平原上的特大城市,主城区内,除了密集的建筑物之外,基本上无险可守。如果发展到与美日联军打巷战的地步,守住南京的希望将非常渺茫。

        可以说,陈必时没有选择,必须竭尽全力将敌人当在城外。

        为此,数个月来,南京守军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加强防御部署。

        幸运的是,南京是长江中下游的中心城市,虽然长江南岸的主要城镇均落入了美台联军手中,但是长江北岸仍然在中国军队的控制之中,而这些城市几乎都是现代化工业城市,拥有大量工业设施。比如在扬州与淮安就有不少钢铁厂与化工厂,在盐城还有江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而在安徽天长则有几座钢铁厂。这些工厂都对守军加强南京的防御部署提供了巨大帮助。

        几个月下来,南京的防御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

        比如在此之前,守军在溧水县到江陵区修建了上万个临时火力点。为了增强这些火力点的生存能力,陈必时不但动员了数十万民工,挖掘了总长度超过五千公里的战壕,还分三层修建了密如蛛网般的地下坑道系统,并且用钢筋混凝土将所有火力点加固,使其成为永备防御工事。

        虽然美台联军拥有空中优势,要想在短期内摧毁上万个永备工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了,美军炸得厉害,中国军队的工程修复能力也非常厉害。在八月到十月的三个月中,美军平均每天摧毁近三百个永备工事点,而中国军队不但能够修复被炸毁的工事,平均每天还能新建近百个永备工事。

        相对而言,真正让美台联军头痛的还是地下防御系统。

        实战证明,面对拥有绝对制空权的美军,只有完善的地下防御工事才能发挥作用。

        在东北战场上,东北军能在不占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守住防线,几乎全部依-本文转自书书网-http://shushuw.cn/shu/26691/4155577.html-靠提前构筑的地下防御体系。为此,中国军队还专门开发了好几种用来修建地下工事的设备,大的需要用坦克推动,小的则可以手工操作。

        因为在南京方向上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所以陈必时有充足的时间部署防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