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敌后战场 (4 / 4)
从军事上讲,为了提高部队的安全性,美日联军只能将军事基地集中设置在几条主要的铁路与公路附近,并且离港口越近越好。这样一来,才能缩短后勤补给线,并且集中兵力保护重要目标。
问题是,美日联军不可能放弃其他地区。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让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即由投靠了美日联军的当地人组建临时性的地区政府,甚至有必要组建一支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的军事警察部队,由这些人负责面向平民的治安任务,从而将美日联军的作战部队抽调出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繁琐的工作。
从军事上讲,要想控制整个东北地区,至少需要五十万军警,而且这些人员都需要接受培训。虽然所需的教官并不多,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帕特里奇最缺的就是时间。
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成立由中国人为主的临时地区政府很难被美国当局接受。
原因很简单,美国已经承认台湾当局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而且承诺不会在战争中**,东北仍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东北地区理应由台湾当局管辖。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台湾当局没有
向东北地区派遣行政官员。如果在东北成立不听命于台湾当局的地方政府,美国就违背了承诺。
问题是,这是当时能够找到的唯一的解决办法。
受此影响,八月下旬,帕特里奇以联合司令的名义,下令在东北地区招募自愿人员,并且组建了几个训练营,开始培训中国籍的军警人员。因为没有成立地方政府,所以这些人员仍然由美日联合司令部指挥。
安排好这件事,帕特里奇才开始着手调整战区内的军事部署。
因为已经拿下了阜新与锦州,离山海关只有一步之遥,所以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全部集中在关外。虽然下一步进攻的主要目的就是打下山海关,由此进入华北地区,但是帕特里奇非常清楚,在狭窄的沿海地区作战对美日联军非常不力,所以很有必要在此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战术行动扩大正面宽度。
这也正好符合美日联军的实际情况!(!)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