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决战前夕 (4 / 5)
所有迹象都表明,中**队马上就会有大动作,肯定会发起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反击。六十年前,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就是通过三次战役将联合**赶回了三八线,最终造成半岛分裂的局面。
可惜的是,黄真尹却猜不出反击方向。
如果在西边,两个集团军肯定能够干掉第九机械化步兵师与第三十一独立装甲旅,还能将战线推进到平壤,甚至能够攻占平壤。如果在东边,两咋。集团军有很大把握打回元山,把立足未稳的韩军赶回去,甚至能够歼灭一两个韩军集团军。
不管在哪个方向,韩军的劣势都非常明显。
正常情况下,韩军的第一选择是全面退守,把主力部队撤到二线,用防御应付不测,只要抓住了中**队的主攻方向,就能扭转局面。
问题是,黄真尹不能这么做,因为逼迫韩军退守也是中**队的战略目的。
只要韩军停止进攻。中**队就有足够的时间巩固“红线。”让韩军、甚至让美军望而却步。虽然今非昔比,中**队不可能像六十年前那样打回三八线,但是只要“红线”还在那里,韩国的统一大业就没有完成,这场战争的意义就将大打折扣。到时候,黄真尹不但乌纱不保,还将成为民族罪人。
必须进攻,赶在中**队站稳脚跟之前突破“红线”。
问题有扯了回来,那就是在哪个方向上进攻。
十日上午,随着集团军攻占元山港,第一艘运载着作战物资的船只驶入港湾,黄真尹也做出了决定:继续在东面进攻。
原因很简单,海上补给线打通之后,韩军能够沿着海岸线推进,即便遭到中**队的战略反击,也能依托来自海上的支持顶住进攻。
当然,黄真尹没有让第九机械化步兵师停下来。
为了让东面的进攻更加稳妥一些,就得让中**队加强在西线的投入。如果能够打下安州,渡过清川江,出于本土安全,中**队也会在西线投入重兵。即便不能打下安州,只要威胁存在,中**队就不会掉以轻心。在黄真尹看来,东线进攻能否取得突破,关键就在能不能在西线打得更加漂亮一点。
从这个角度看,黄真尹的想法与罗耀武的完全一致,即先拼西线,在西线打好了,再拼东线,最终在东线决胜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