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勾心斗角 (3 / 5)
准确的说,有人希望普通老百姓有这样的观点。
陈必时没能打下整个台北。甚至没能守住半个台北,最终还退出桃园县城,肯定让很多人感到不满。
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出头,而出头的人就是方士谦。对陈必时的质疑把方士谦推到了风口浪尖。
问题是,方士谦也不是笨蛋。陈必时指挥的攻台部队在丢掉桃园县城之后,没有一口气退回台中,在杨梅镇稳住了战线,已经算得上“大获全胜”换任何人上去。都不可能做得更好。
可以说,在八月十九日之后,谁也替不了陈必时,也没人愿意去替换陈必时。
正是如此,方士谦在这个时候提出反攻台北。
这也是不得已之举,因为方士谦知道陈必时会反对这个提议并且拿出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反对意见小高层也不可能完全忽视陈必时的意见。自然不会让他去取代陈必时。搞到最后必然是分工合作。
一个负责守住现在的战
方士谦料得非常准确。结果与他预料的几乎丝毫不差。
更重要的是。方士谦为自己留足了后路,即在走马上任之前,不但让上面同意在派遣二十军的基础上、将早些年一直部署在福建地区的四十一军派过来,还让高层答应将镇守辽东半岛、主要应对朝鲜半岛的三十九军派往前线。
只不过,方士谦算漏了一点,即三十九军过不了台湾海峡。
在去台岛的路上,方士谦才真正明白了陈必时为什么要以守代攻。虽然一百多公里宽的台湾海峡早已算不上天堑,甚至连快艇都挡不住,但是这条“大水沟”仍然给军事行动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物资送不上去,重装备送不上去,人员送不上去,什么都是白搭。
十多天里,方士谦一直在忙着做一件事情:把二十军与四十一军的重装备送过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