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阴差阳错 (3 / 4)
台中港守军以战时动员的预备役官兵为主,即便是正规军,从防御状态转变为进攻状态,也要花上好几个小时。
台军的这个昏招,在很大程度上为空降兵减轻了压力。
罗耀武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台军在台中港外围防线上的兵力非常有限。几个编制较为完整的营全在防线后面集结,为天亮后的进攻做准备。数公里的防线上,只有两个不满编的步兵营,总兵力不到五百。
正是如此,“六加一”小分队才能轻易透过台军防线。
不管杜梓笙多么狂妄自大,轰炸开始后,他立即意识到,不可能在防线崩溃之前起反击,即便李仁杰同意增派的两个营及时到达清水,也无法挡住共军的步伐。唯一的选择就是以守代攻,利用台中港消耗共军有生力量。
仅仅数个小时,刚刚进入进攻阵地的台军收到了截然相反的命令。
这番折腾,别说预备役部队,哪怕是正规军、王牌军也消受不起。
从战术上讲,防御讲求大纵深,部队分散部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防御体系,最大限度的挥防御部队的作用,削弱进攻部队的突击能力。进攻与防御截然相反,部队集中部署在战线后方,选择几个重点突击方向,力求以最快的度与最小的代价撕开防线,向纵深突击时再扩大进攻宽度。
部队在防御状态与进攻状态间转变,主要就是调整部署地点。
因为轰炸开始的时候,空降兵就动进攻,迅突破了台中港的外围防线,所以在防线后方集结的台军主力部队不得不放弃外围防御阵地,主动向港区撤退,争取在空降兵打过来之前加强内层防线。
叶振邦他们遇到的那三个营的台军就正在向港口防线撤退。
一次轰炸就消灭了三个营的一千多名台军,连罗耀武都没有想到。
虽然战斗才刚刚开始,需要少将军长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但是罗耀武没有忘记把这份功劳记在叶振邦等七名空降兵身上,并且格外叮嘱参谋,在战斗结束之后把“六加一”小分队的表现写入战报,全军通报表彰。
表彰是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鼓励手段。
随着以43师加强装甲营为尖刀的进攻部队突破台军外围防线,向台中港推进,战斗变得异常激烈。
台军没有退路,后面就是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