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艰难的鉴定(2) (2 / 4)
自己的师傅还在外面等着自己的好消息呢!
第五件瓷器是一件青花缠枝花纹豆。
豆也是一种瓷器,因其腹部圆滑如球,就像现代喝红酒用的高脚玻璃杯一样,有类似的形状,只不过豆的形状并不细长,反而是有些矮胖。脚也没那么长。
林跃只好观察了瓷器的各项特征。
豆圆口内敛,口下自右至左用青花款横着写着“大明宣德年制”6字楷书款。腹部很圆,高足中空外撇。盖拱顶,顶上有宝珠形钮。里外以青花为饰,外壁主题纹饰绘缠枝花一周,上下绘有花叶与菊瓣纹,足上亦绘菊瓣与点珠纹。豆里心绘折枝花一组。盖面绘有古钱纹,莲瓣及点珠纹。
这件瓷器明显的仿青铜器式样,胎体厚重,古朴饱满,花纹清丽流畅。
大明宣德年间的瓷器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第一个是釉面一般都能见到像橘子皮似的橘皮纹。第二个是釉面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大中小不一样、间距也不一样的的气泡群,凡是气泡密集而整齐者,大多不是宣德瓷。第三个特点是坯接胎痕比较明显,这是因为宣德青花瓷不及永乐器细致。而且圈足断面呈倒梯形,无法用手抓起,足背有棱角感。
最后一个特点就比较好玩了,不知道是书写款识的人文化水平不高还是故意少写了一笔,凡是楷书的款识“大明宣德年制”中的“德”字无“心”上没有那一横,而篆书写的“德”字,“心”上都有一横。这是任何时代的瓷器都没有的一个特点,绝无仅有。
有了这四个特征,林跃就好判断了
林跃第一眼就注意到那个楷体款识,果然“德”字的心上没有那一条横。款识符合特征。
他接着看向釉面和足底。釉面隐约能见到像橘子皮似的橘皮纹,腹部和足底的相连处,出现出一线浅短的接胎痕。这两条都符合宣德时期的瓷器特征。
当他准备看瓷器表面的气泡时才想起自己忘了带鉴定师必备也是最简单的设备——放大镜。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