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争议无处不在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一七章 争议无处不在 (1 / 5)
        /*728*15,创建于2012-8-16*/varcpro_id='u1025861';

        第四一七章争议无处不在

        “号外、号外,日寇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关东军大动干戈……”

        “……日军3大主力,聚齐送花江北岸,抗日名将……”

        “……绥化危机不解,东三省反攻无望……重庆街头,报童挎着半人高的布包,手中摇晃着刚刚油印好的报纸,用带着稚嫩的童音高声喊着。*.

        持续了一年多的重庆大轰炸,不仅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而且还带来民众的恐慌。生活在随时可能轰炸机投弹的城市,老百姓的神经已经被绷到了极限。

        任何一点喜悦都会被无限的扩大。

        而任何一点的受挫,也将被无限的扩大。

        不过前者将是信心上的膨胀,后者多半是对时局的担忧,悲观者终日惶惶,加上大后方的物价持续飞涨,人民生活艰难,惶恐的情绪被很多人所认同,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中日之战已经毫无必要,可以寻求用一种变相的方式来换取和平。

        也就是汪精卫等人的想法,觉得只要给日本人足够的好处。和中国跨海相望的那个岛国还是能够喂得饱的。

        但这种想法,在汪**成立之后不久,国人就被日本的贪婪所震惊。

        更多的国人是对抗日之战充满了信心。

        “任公,您这是……”

        “霞安兄,我这不是被报纸给弄的,东北局势危急,我等恨不得立刻飞去,为抗日出一把力。没想到,日寇对曾将军欲先杀而后快,真是苦煞国人的心啊!”

        “任公多虑了,现在局势还未明朗,**向来喜欢故弄玄虚,说不定曾一阳在东北已经掌控了主动,正开始反攻呢?”说话的人面白儒雅,中年摸样,但语气颇显刻薄,多半是面如君子,心如小人的钻营派。说话间,语气一转:“想靠着十万人就和数十万的关东军斗,能斗得过吗?我看曾一阳不过是去满洲开辟所谓的游击队,游而不击才是正道。”

        “孤鸿兄,你这话正合汪某人的心意,我看你是来错了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