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五九章 跑马黑水城(上) (2 / 6)
估计用不了多少,苏联方面就不用担心日本在苏联的特工侦探到中苏之间的一些秘密。
抗战爆发之后,中苏之间的军火贸易,主要是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在做。苏联也用最短的,筹集了大量的步兵装备,来充实中央军的实力。以期望,**能够在正面战场抵挡住日军的正面进攻。
消耗日本的实力倒是其次,压制日本的野心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不过苏联的这个小目的,因为松冈洋右抵达莫斯科之后,就不得不往隐蔽的方面做,至少不能触动日本那脆弱的神经。可不敢像诺门坎战役前后,苏联动用一切力量在远东压制关东军了。
这种政策上的微妙变化,除非是深入其中的人,其他人很难探知苏联政府的真正想法。**构建**这个伟大理想的时候,是无私的,巴黎公社的暴动,也都不是以个人目的而产生的混乱。
但苏联是一个**国家,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苏联不得不考虑周围两大军事集群上的压力。德国的强大是从技术上的跨越,让苏联人不仅羡慕的同时,还希望想尽方法,从德国弄来苏联继续的电气化技术,飞机制造技术,还有大量的紧密仪器,这都是苏联非常需要很欠缺的方面。而日本唯一能够称道的只有他们的海军,按照英国模式建立起来的海军,对苏联来说太奢侈,太不现实。再说,日本的海军对苏联还构不成威胁。
唯一让苏联觉得困惑的就是,远东鞭长莫及。
符拉迪沃斯托克距离莫斯科实在是太远了,即便用乘着火车,一刻也不敢休息,也需要半个月的,才能抵达。这还不算是在冬季,漫长的西伯利亚冬季,阻碍了苏联两个边境的正常往来。
一旦日本发疯,在冬季进攻苏联,苏联将处处受制。
苏联的冬季优势,对于日本和德国来说,并不是太大。日本的冬天也不暖和,31年吞并了中国东北,之后大量的移民,构建边境防御工事,并囤积了大量的兵力。可以说,关东军在严寒的适应性上,几乎和远东方面军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
德国的纬度也很高,冬季的气温也是以干冷为主。
或许,法国人忍受不住莫斯科的严寒,但对于德国,这种自然危害并不像莫斯科方面想象的那么巨大。
现代军事战争,关键还是在补给上。尤其是机械兵团的油料补给,更是重中之重,其次还有陆军进攻重要的炮兵等也是增加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只要这些方面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就能够让德国站在不败的境地。除非美国加入战争,但美国绝对不会第一个站出来向德国宣战。
美国人打的心思,**可非常清楚。
英国虽然已经落魄了,但两百年日不落帝国的底蕴有多深厚?值得让美国的那些资本家垂涎欲滴。最好的办法就是,倾销美国的钢铁,石油,以及最庞大的同业体系,为英国建造任何一种杀人武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