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四九章 冒充红军的鬼子(上) (2 / 4)
一方面:关东军作战不利,在东北毫无建树。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国在欧洲战场的节节胜利,让高层们非常兴奋,也非常焦急。欧洲势力在亚洲的削弱影响,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日本是否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还要看他们的行动。
东条英机出访欧洲,也正是应了这么一个历史机遇。
原先,日本的战略中,北上和南下,面对的敌人和支持者都是一定的。
北上,很好理解,敌人就一个,苏联。一个庞大到,让人恐惧的陆地霸主。在欧洲,英法甚至容忍了**的蛮横,也无法容忍苏联出现在欧洲事务上。这都是因为苏联有一支庞大到,让所有国家都谈之色变的军队数量。
英法两国的常设军,在士兵数量上,连苏联的一个方面军都比不上。
而且,还不是苏联兵力最多、装备最好的南方方面军,这个方面军兵力恐怖的接近200万,是斯大林的嫡系部队。除此之外,远东三个方面军,北方方面军,高加索方面军,等等番号。这也就可以解释,张伯伦等人,宁远看着德国越来越强大,直接威胁到英法在欧洲的利益,也不愿意苏联的触手沾染欧洲事务。
日本想要战胜苏联,海军是用不上了。但是陆军的数量,绝对不能少于苏军的一半,这对日本来说,绝对是个噩梦。日本拼尽全力,从37年全面侵华一来,总兵力才只有120万,进攻苏联,兵力上至少也要100万以上,加上大量的自动化武器和装备,把日本卖掉,也不见得筹建的起来。
南下的作战一下子从无到有,变得成熟起来,这绝对是一个误区。因为,在大本营看来,南下,陆军只要50万就已经足够了。加上海军的作战,陆军兵力还能缩减。
39年初,日军占领中国海南岛,之后,日军南方方面军出兵法属印度支那,引起了美国的不满。
而日本南下的作战,一方面是应对39年5月,美国决定对日本废除1911年签订的《美日商约》,在部分物资上,对日本停止出口。缺乏石油钢铁,这让日本不得不寻找自己的能源产地。当然,能够从别人手中抢一个,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而南亚的岛屿,和悠长的海岸线,更是让日本海军狂喜。终于,他们要从战场的配角,成为主角了。
北上,当然会得到英美的支持。至少在石油钢铁上,是不用担心国内产能不足。但南下,最多和苏联缔盟。不过,日本人小心大,他们决心干一票大的。
在此前提下,关东军的兵力成为了日军南下最主要的补充。抗日军队在满洲意外的崛起,让日本国内对关东军已经非常不满,加之关东军自从5月以来,作战不利,这让日本国内调换关东军司令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