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 (2 / 5)
曾一阳在东北建立的根据地,幅员辽阔,足够养兵之用。只要坚持到日军拿下的那一天,就永远不担心,在抗战胜利后,**独裁政府时候还有存在的可能。
至于,抗战为什么会胜利?
只要日本敢南下,抗战获得最终胜利,就会缩短几年。一旦日本进入南亚,那么他们的对手就再也不是苏联和中国,而是美国,一个工业上强大日本十多倍的超级国家,世界海军第二强国。
通过十多天的讨论,中央终于决定,在原来40军的基础上,建立第四野战军,成为战略反攻的信号。
准备花一到两年的时间,将现在山东战区,河南战区的40军主力逐步抽调至东北,通过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协商,加大对东北战场的援助,在未来的几年内,对东北战场扩军等等计划,彻底压垮日军在中国的统治。
在东北的1纵队,接到了一份组建野战军的命令。由中央、军委联名下达的命令中,任命曾一阳为第一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政委罗荣桓,参谋长谢维俊……
一系列的命令,让曾一阳看到了中央已经决心在抗战结束之前,和日军在北方争夺控制权。
重庆政府完全依赖华侨支援的战时体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多次指责重庆政府的不作为。除了一年前的万家岭战役,74军强吃106师团之外,一年之内,各地的**都相继和日军保持了一种相对的默契。
也就是,日本人不进攻,**绝对不会发动进攻。
这种默契,直接导致了**中不少杂牌军的将领,失去了以用开战来获取军饷和军需机会。国民政府一再拖欠杂牌军的补给之后,单单靠着山区和边缘区域的粮饷,已经无法维持军队的开销。
导致大量的杂牌军将领在部队溃散之前,心思有些活络起来。
武汉保卫战之后,汪精卫的行政院院长之职已经形同虚设,加上对抗战的信心不足,看到**在抗战中,不断的收拢对地方军阀的控制权,在抗战一年之后,其下所有的地方割据军阀,大部分都被瓦解,少部分臣服。
**的控制地位已经到了巅峰,要知道,在抗战之初,**实际控制的省级行政区只有5个。
从38年的叛逃,到39年进入上海,汪精卫的精神一直在一种亢奋之中,他以为只有自己开始拯救中国免于战火毁灭的英雄,不断的向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西尾寿造献媚,期望能够尽快入住南京。
就在汪精卫满心欢喜,准备荣登大宝,成为第二个‘溥仪’的时候,发生了戏剧化的一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