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七一章 谍战 (3 / 5)
戴笠在军统组建之初,吃了日军情报机关的几次大亏之后,才发现,军统连中统都比不上,跟别说跟日军的情报机关相提并论了,于是就有了警察学校的掩护,电台训练班这些培训学校。
日军在情报方面的投入,向来是不遗余力的。
要不然,当年九一八的当晚,张学良在北平听戏,竟然根本就不知道日军进攻北大营的消息。
直到第二天,才知道了此事。这时候,事态渐渐的是去了控制。当时的东北军内部,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决定投靠日本人,不少人还拥有旗人的身份,就像是熙宁,一听他的老师是关东军司令,二话不说,就命令部下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
还有就是喊打的将领,马占山协第三旅官兵,在江桥一役,打出了东北军民不甘做亡国奴的决心。
东北军不少军官是对日军不满,也有一些假意投靠日军,暗地里支援抗联的事情也不会少。
可东北军对国民政府一直有着很深的芥蒂,随着张学良在抗日战场上,东北军不断的消耗,又得不到足够的补给,张、蒋这对异性兄弟,已经是貌合神离。
戴笠以前最好用的办法就是任官,顶着国民政府这棵大树,手下的人不乏拥有名族气节的有志之士。刺杀日伪特务和官员不遗余力,这也造成了军统中的特工伤亡居高不下,仅仅成立一年,就有千余培训好的通信员阵亡。
没有死的,投降日寇的不少。
这才是戴笠最担心的事,军统无人,伪满情报机构的建立,各层的情报传递机构设立,没有千人那里够?
跟别说打入关东军内部,套取,日军最高机密了。**越来越重视军统的建设,但苦于资金和训练人员的不足,尤其是谍报精英人才的缺乏,才将6处的扩张放下来。
担任6处局长的正是从日本留学归国的池步洲,东京帝国大学的机电专业高材生,之后又在早稻田大学深造,又娶了日本妻子,在日本生活了十来年,破译密码方面的专家,有这样的人才,自然不能不用,想到了这些,戴笠很自然的将关东军的谍报放到了首位,至于派遣入伪满的人员,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第二天,戴笠将一份信件送到机场,这份用密码写的书信,随着飞机在重庆起飞,飞往洛阳,由一战区情报站斟酌着派人。
虽然行动机密,几天后,日军在北平的北平机关侦探到,将有部分北平的军统人员,赶赴吉林。这让日军大为惊讶,军统在伪满的控制一直是空白,要想建立一个健全的情报站,没有一两年是无法运转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