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章 契机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七零章 契机 (3 / 5)
        “可是人口太少,移民三十万,种出来的粮食那里够部队的消耗?”主席想了想,才说:“除非军垦。”

        “我猜,曾一阳最晚在三天内,一定会发电报来,屯垦边境的。”朱老总笑道。

        主席先是有一句每一句的说着,这才想到身后战了一个人,起身道:“老总来了,瞧瞧我,一时没注意。华北的局势一日不明,东北的进攻就无从谈起,要想在淮河以北,彻底压制住日军,难啊!”

        “老彭在山西,八路军三个师主力,加上地方部队,对铁路公路沿线的日军据点全面进攻,都因为我们军需后方供应不足,无法持续,只能暂时停止。而我西北三个兵工厂的人工已经加班加点,人停机器不停,还是无法供应足够的弹药,这是和日本一国的工业生产无法比拟的。”朱老总感慨道。

        “是啊!尤其是,日军中最强的是海军,而不是陆军,现在的局势是,日本一旦压制海军发展,全力发展陆军,那么日本陆军的战斗力会在短期内就有一个质的飞跃。”主席忧虑的道:“幸运的是,苏联方面虽然已经证实,日本海军正在增加战列舰数量,可一旦在中国战场全面失衡,很可能会孤注一掷。”

        “短期内1纵,稳固三江地区,放弃对东北腹地的收复,我想,关东军不比华北方面军那样没有顾忌,一旦进攻失利之后,多数还是会保存在南满的利益,毕竟北满对于关东军来说,不过是一片山地,并无多少工业设施。”朱老总思量之后,建议道。

        主席带头同意道:“不要过分暴露……”随即主席就否决道:“不妥,不妥。问问民生?”灵光一闪之间,主席找到了办法,这种不着痕迹的询问,是对曾一阳最好的提醒。

        “就问民生。”老总抚掌赞同道。

        随即,一份新闻稿子也在主席的润笔下,成为了一件有力的政治武器,在当天的电台新闻中,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本台**消息……

        “我40军主力1纵,进入东北三省,拖住三十万关东军主力,是我抗日军民展开反攻的号角。自10月初,军长曾一阳在哈东地区发动秋冬攻势一来,我1纵已经相继解放珠河、方正、佳木斯、延寿等二十余县城。”

        吧嗒,房间内的主人关掉了收音机,然后躺在摇椅上,摇动着手中的摇铃,很快一个少校打扮的军官,从门外进来。

        “重庆中将以上将领,下午召开军事会议,具体事宜让辞修去安排。”

        “是,校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