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 (2 / 5)
要是曾一阳知道,他在其他几个老总的眼中评价这么高,必然会受宠若惊。
自从掌军以来,真正对40军有过生死存亡威胁的,就是在四年前的察哈尔和热河的长城战役上。
以三方面军主力,和被俘的东北军67军,组建的抗日先遣纵队,对上日军精锐第6师团。
战前,曾一阳心中也是毫无把握,毕竟从训练上,武器上,第六师团的实力确实要高一些。最后40军能够胜利,也胜在日军的骄狂上,东线的顺利突破,甚至一个日军中队,都能攻克一座城池。
让日军以为,兵锋之下,再无一合之将。
在攻击不利下,第六师团自然会产生焦躁的情绪,尤其是在先头部队被歼,更是疯狂的反扑,却没有抓住40军的主力,此消彼长后,大量日军在长城沿线苦于奔波,最后才让坂本战败自杀,第六师团也失去了日军刀锋的地位。
在调令频繁下达,中央、八路军组建干部人员赴河北的时候,40军也接到了一项来自中央的建议。
让40军派出一部分人员,参与中原军区的建设。其中包括了军委点名要求的刘志丹将担任中原野战军的副司令员。
曾一阳马上就想到了,作为中原军区建立后,一个在敌人心脏部位组建一支大军的重要性。
尤其是,山西战区、山东战区和河南战区的牵制下,日军很难聚集重兵,对一地进行大规模的围剿。相反的是,形成一个品字形的战略布局后,日军势必将被各个战区牵制。
也就是说,在华北,一年之后。日军的对手将从**军,变成gd领导的部队。
从山西战场的种种战况来看,日军想要围剿中获得绝对性的优势,兵力上的优势必须达到三比一,有时候这个比例将在地形等约束下,变成四比一,甚至更多。
等到日军在整体战略上,将一些战略要地,铁道线,大城市打下来后。不但有广阔的占领区要派遣大量的日军防御。还要拿出兵力去对付各地的抗日军民,这样一来,抽调的兵力有限,根本就无法起到他们预期的效果。
反而会成为各地抗日部队练兵的对手,威胁力大大降低的情况下,伤亡将必然大大增加,抗战胜利的曙光,也会在长期的对峙中,出现在中**民面前。
相对于徐州战场的糜烂,曾一阳已经对整个华北开始布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