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吓唬香月清司 (3 / 4)
&bs;&bs;&bs;&bs;“难道决定权不在我们手中吗?”张学良惊道。
&bs;&bs;&bs;&bs;由不得张学良不担心,连决定权都要寄托于他人,这仗还怎么指挥?难不成等着日本人主动投降?
&bs;&bs;&bs;&bs;“没错,决定权却是不在我们手中,而在山西。”曾一阳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只要阎锡山舍得一定量的伤亡,华北的局势可以说在短时前内就成为一面倒的趋势。
&bs;&bs;&bs;&bs;“阎锡山?”张学良却是对这个名字很反感,当年东北军退出北平,阎锡山从山西出兵,进入怀涞确实占了很大的因素,而且阎锡山本人性格狡诈,立场有不坚定,做法让很多军政大员不齿。
&bs;&bs;&bs;&bs;尤其是万福麟的53军从门头沟退如太行山后,被阎锡山越权,放在了小五台的东北防线,有意让第第一批炮灰。
&bs;&bs;&bs;&bs;虽然万福麟一再反对,但大军困在山林之中,如果阎锡山不放开通道,根本就回不去,这也是53军只能派出一支小部队,轻装进入华北平原的原因。
&bs;&bs;&bs;&bs;让东北军上下,都对阎锡山颇有怨言,不过至此抗战之际,张学良没有挑明而已。
&bs;&bs;&bs;&bs;“阎锡山现在对山西的局势很紧张,虽然手握四十万大军,但还是觉得兵力不足。只要进入山西的军队,他都有招揽之心,53军进入他的视线不是一天两天了。”张学良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提醒曾一阳,阎锡山目光短浅,只重视一城一地的防御,除山西外,要让他投入部队作战,不现实。
&bs;&bs;&bs;&bs;曾一阳也深知阎锡山的秉性,毕竟他们合作过,但是华北战场上还是会出现一点意外的。
&bs;&bs;&bs;&bs;对于**来说,十四集团军在突进道长辛店,永定河,无疑是让日军华北司令官香月清司为了确保北平城的得失,而收缩防线。
&bs;&bs;&bs;&bs;而对日军来说,东条英机指挥的察哈尔派遣军的作用,显然不亚于卫立煌给香月清司造成的麻烦。
&bs;&bs;&bs;&bs;在长城北面游走的察哈尔派遣军,东兵力上来说,只有3万多人,但是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傅作义要防张家口被日军切断,从而大军失去退路,阎锡山要防一旦对方绕过张古口,转而进攻丰镇,那么大同就危险了。
&bs;&bs;&bs;&bs;一个师团多一点的兵力,整整牵制这整个晋绥军北线防御的十几万人,这给战役增添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bs;&bs;&bs;&bs;曾一阳想了想,忽然豁然开朗,为什么不试探一下香月清司的底线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