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三 洛川会议(3) (2 / 6)
曾一阳只能在临睡前想想,因为这些很不现实,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并没有对苏联有什么好感。原先侵略苏联的愿望,不过是为了放逐犹太人。就像清朝的时候对东北的宁古塔一样,在**的眼里,苏联不过是一个不毛之地。
这些历史记录在曾一阳的大脑中,虽然他从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但苏军在新疆的疲软已经告诉所有列强一个好消息。
苏联的军队已经到了最虚弱的时候了。
六百万军队?
苏联的常设军,庞大到了可以让所有的对手鼻息凝神,但仅仅是数量上的优势。但实际上的战斗力,连中国的二流杂牌军都对付不了。
苏军并不缺乏勇气,但正是这种固执的勇气,说明了一个事实,指挥勇敢士兵的指挥官,比猪高明不了多少。
“或许,只有在经历过二战的洗礼后,在**的钢铁雄狮下,用一千三百万的苏军阵亡,来教会苏军高级指挥官如何打仗。”曾一阳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一直被英法畏如洪水猛兽的苏军如此不堪。
当然,曾一阳这样想的时候,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人,苏联是除了日本之外,在近代对中国伤害最最深的国家;另一方面,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来审视苏军,这样的军队连日本人都很有可能无法挡得住,苏联将会失去远东所有的利益,一旦苏联失去远东的立足之地,那么拥有70万兵力的关东军,就将能够抽调至少一半以上的兵力进入华北,或者是华中战场。
中日之战的格局将会出现更不利于中国的局面。
这时候,中央的运转效率是很高的,战争年代给机构带来的好处就是,一切都是军事化。以有利于战争的方向,精简根本不需要的机构,削减不必要的人员。
中央在找曾一阳谈话后,立刻从中央的渠道了解了一些苏军的情报,并连夜开会商讨对苏政策。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要对苏联采取军事行动,如何采取军事行动。
谴责已经无法让莫斯科的那位‘新沙皇’清醒的认识到他的无知,反而一再的催促进入中国境内,苏军隶属北高加索军的第七集团军一个月内解决新疆战事。
在此之前,已经至少有三位军级以上的高级军官,被斯大林枪决,原因就是战事不利,有通敌行为。从两外一种层面上来说,在三十年代的中后期,在苏联当将军,甚至比当土匪的危险系数都要高。
很不幸的是,这条消息还被日本人截获了,这种好消息,顿时在关东军内盛传。知道的人多了,秘密也就成了新闻,这一传,不但连中国人都知道了,连英法都明白了,斯大林的恼羞成怒,苏军作战不给力,等于是搧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都躲在背后偷着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